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提供了早期证据,表明液体活检可以帮助医生监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患儿的治疗效果。
Baker动物健康研究所CharlesDanko课题组采用一款新工具,鉴定出了胶质母细胞瘤中驱动肿瘤生长的活跃遗传开关,结果发表在《NatureGenetics》,这些分子开关有的与患者生存时间相关。
这个人体内的合成酶具有“善恶两面性”,如果它置身于细胞浆内,通常做好事,能抗感染、激活免疫应答;一旦从胞浆内逃逸进入细胞核内,就开始作恶,抑制细胞的DNA修复,从而促进肿瘤发生。
行情回顾:上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2.9%,跑输沪深300指数3.7个百分点,申万医药三级子行业中,所有行业均表现为下跌趋势,其中医疗器械跌幅最小为-0.8%、生物制品跌幅最大为-5.9%。
创新,毫无疑问是制药产业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水平到底如何?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该如何差异化地创新?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到底能否最终兑现到市场业绩上?这应该是所有人都比较想深入了解的几个问题,恐怕又是很难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2018年10月22日,再鼎医药宣布,尼拉帕利(Niraparib)在香港获批,用于卵巢癌治疗,适用于含铂化疗后出现缓解的患者,作为防止病情恶化的维持治疗。
毫无疑问,PD-1抑制剂是这几年肿瘤治疗领域最大的突破,也是肿瘤患者必须要了解的全新抗肿瘤药物。PD-1针对多种癌症都有效,包括肺癌、肝癌、胃癌和淋巴瘤等;一旦起效,就有机会长期生存。
GO30140研究中,PD-L1抑制剂Atezolizumab联合贝伐珠单抗方案用于晚期肝细胞肝癌(HCC)一线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达到14.9个月,是当前批准的一线标准靶向治疗药物的两倍多。2018年Lancet杂志在线发表的REFLECT研究中,仑伐替尼和索拉非尼的mPFS分别为7.4个月和3.7个月。个月和3.7个月。
约3-4%的NSCLC患者携带有METex14跳跃突变,目前还没有靶向该突变的治疗方案获批。
1.在SOLAR-1试验中,相比于单独使用氟维司群,BYL719联合氟维司群使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体缓解率(ORR)[1]。
在各种PD1单抗和PDL1单抗治疗EGFR突变患者的研究亚组分析中,EGFR突变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程度与化疗相似,甚至有些低于化疗,因而目前临床并不积极建议EGFR突变靶向药物耐药的患者使用PD1。而随着众多免疫研究的结果分析,EGFR突变的患者中也出现了免疫治疗的优势人群。
慕尼黑时间10月22日,周彩存教授在ESMO大会上报告了ALESIA的最新研究结果:阿来替尼(周彩存团队成果,一种用于治疗晚期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药物)或将成为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新标准。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2018年大会于10月19~23日在德国慕尼黑举行,来自全球130多个国家的近20,000名与会者齐聚于此,2000多篇摘要在大会上呈现。我国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所长吴一龙教授在大会上展示了tepotinib联合吉非替尼治疗MET突变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对既往EGFR TKI治疗耐药的患者的效果。
在接受奥拉帕利治疗的患者组中,有60%的患者在3年内无疾病进展,而在铂类化疗后再接受安慰剂的患者组中,无疾病进展比例为27%,早使用,可尽早获益。
10月21日,Incyte在今年ESMO上公布了Ⅱ期临床研究——FIGHT-202的最新数据。此次研究旨在评估其选择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抑制剂pemigatinib(INCB54828)针对至少经历过一次治疗失败,晚期/转移性或手术无法切除胆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食管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高发病率的中国,大约90%以上的食管癌都属于食管鳞癌,由于患者体质与耐受性较差限制了食管鳞癌的治疗选择,目前无安全有效的二线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