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乳腺癌的免疫治疗未来可期,患者群的准确筛选至关重要

    免疫治疗已在多种肿瘤的治疗中大显身手,这其中乳腺癌只能算一个“后进生”。因为乳腺癌由于免疫原性较弱的原因,往往被视为“冷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一直不如人意。不过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探索,乳腺癌特别是三阴性乳腺癌中的免疫治疗应用格局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 GIST治疗中的瑞派替尼IPDE策略评估

    瑞派替尼四线治疗和瑞派替尼IPDE在中国晚期GIST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不错,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并延长患者OS。瑞派替尼IPDE治疗中的不良事件多为1-2级,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 肉能为肺癌患者补充营养,但这些部位建议不要吃

    明明肉就摆在眼前但又纠结于这些肉是否能吃,着实痛苦。别着急,今天挑出10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肉类,详细解读,告诉大家羊肉、鸡肉、牛肉、鸭肉....到底能不能吃。

  • c-MET扩增晚期难治性肝癌患者,卡博替尼五线治疗产生长效反...

    一例c-MET扩增肝细胞癌(HCC)患者,经历四线全身治疗无效,但对卡博替尼有显著反应。该患者既往依次接受瑞戈非尼加纳武利尤单抗一线治疗、仑伐替尼二线治疗、索拉非尼三线治疗、伊匹木单抗加纳武利尤单抗四线治疗。然而,所有方案均在2个月内出现早期进展。患者的肝细胞癌控制良好,在开始卡博替尼治疗后部分缓解(PR)超过9个月。治疗产生腹泻和肝酶升高等轻微的不良事件。患者先前手术病理的二代测序(NGS)表明c-MET基因扩增。众所周知,卡博替尼在临床前水平抑制c-MET方面具有出色的效果,但据我们所知,这是c-MET扩增的晚期HCC患者对卡博替尼产生戏剧性反应。

  • 头颈癌宣传月-HPV与头颈癌的联系将决定未来免疫治疗的格局

    2023年4月是头颈部肿瘤宣传月。头颈癌(HNC)是世界上第七大常见恶性肿瘤,其中口咽鳞状细胞癌(OPSCC)占西方国家病例的大多数。虽然头颈癌只占所有癌症的5%,但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OPSCC的发病率正在迅速增加。OPSCC的治疗是多方面的,最近的热点是免疫治疗方法。随着hpv相关OPSCC发病率的增加以及免疫治疗在复发转移性头颈癌治疗中的应用,免疫治疗在hpv相关OPSCC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hpv相关疾病的免疫微环境不同于hpv阴性OPSCC,这促使各种免疫治疗药物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值头颈部肿瘤宣传月之际,小编将与大家一起探讨hpv相关OPSCC及其免疫特性、目前的挑战和未来的免疫治疗应用。

  • 再添新力量,波齐替尼治疗HER2+NSCLC疾病控制率73%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也称ERBB2)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罕见驱动基因之一,在亚洲人群(1.4%~6.7%)的突变发生率略高于欧美人群(1%~3%),其变异形式主要包括HER2基因扩增、HER2过表达和HER2突变。其中HER220外显子插入突变是HER2突变中常见的类型(48%)。现有的TKI类药物无法与其结合,难以发挥作用。针对HER2阳性的NSCLC,FDA已加速批准了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DS-8201的适应症。近期,JTO杂志公布了波奇替尼一线治疗HER2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20INS)NSCLC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数据。

  • 癌症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74%!中国CAR-T疗法创下传奇

    2022年2月28日,中国传奇生物的靶向BCMACAR-T疗法--Carvykti在美国上市,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这些患者既往接受过四种或四种以上的治疗,包括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抗CD38单克隆抗体,给晚期走投无路的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同时它也有了自己的大名--西达基奥仑赛。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国产的CAR-T免疫疗法获得FDA批准上市,意味着中国的CAR-T疗法正式登上世界舞台!

  • 研究人员找到激活NK细胞的新方法,有望减少肺部肿瘤的生长

    近期,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在新治疗方法。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重磅期刊《自然免疫学》杂志上。

  • 不用做化疗!超9成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用这种治疗后肿瘤都被抑制...

    2023年4月,欧洲肺癌大会(ELCC)在丹麦哥本哈根顺利闭幕。大会围绕胸部肿瘤科研前沿成果和诊疗新技术展开分享,让大家对抗肿瘤治疗的前景更加期待。

  • 喜迎新药,奔向“治愈”!肺癌患者的诊疗前路更光明了

    2023年4月21-22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3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会在中国广州隆重召开。

  • 免疫疗法耐药后怎么办?这种药物组合让92%的患者病情可控

    目前,常见的恶性肿瘤治疗方式包括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然而,许多肿瘤对靶向药物的敏感性并不高,例如肝细胞癌和肾癌等。因此,大多数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然而,这种治疗方式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很多患者最终还是会出现耐药问题。

  • Adagrasib治疗KRASG12C突变的胆道癌患者,缓解...

    Adagrasib目前正在KRYSTAL-1中进行评估,这是一项I/II期多重扩增队列试验,研究对象是含有KRASG12C突变的晚期实体肿瘤患者。这项试验其他队列报告的数据表明,adagasib在先前治疗过的KRASG12C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结直肠癌(CRC)患者中具有临床活性和耐受性。基于这些数据,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于2022年12月加速批准adagasib治疗KRASG12C突变的NSCLC。FDA还批准了adagasib联合西妥昔单抗用于治疗KRASG12C突变的CRC患者。

  • 肠癌分左右,疗法各不同—细说左侧结肠癌的抗EGFR治疗范式的...

    结直肠癌(CRC)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被诊断为转移性疾病的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15%。在一线化疗的基础上加用靶向生物治疗,主要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和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抗体,改善了患者结局,临床实践指南现在建议将抗egfr疗法联合用于RAS野生型(WT)左侧肿瘤的一线治疗。尽管如此,支持抗egfr治疗优于贝伐珠单抗的数据仍然有限,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生物治疗与化疗的顺序仍存在疑问。本期JAMA杂志报道了PARADIGM试验的结果,前瞻性地证明抗egfr治疗优于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RASWT、左侧转移性CRC(mCRC)的随机临床试验。小编将通过本项研究来跟大家聊一聊结直肠癌的抗EGFR治疗范式发生了哪些转变。

  • 肿瘤免疫风云涌动,双抗挑战PD-1/PD-L1,开启免疫2....

    NSCLC占肺癌的80%-85%,腺癌和鳞状细胞癌是常见的NSCLC组织学亚型。CPIs彻底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抗PD-1/PD-L1的免疫疗法已展现巨大前景,基于此的联合疗法探索也带来了更多的生存获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广泛表达于实体瘤,不仅可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还会抑制抗肿瘤免疫效应。AK112是由康方生物完全独立自主研发的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新药,可抑制PD-1介导的免疫抑制,同时阻断肿瘤微环境中的血管生成,展现出强大的抗肿瘤效应。

  • 抗癌新发现:这类饮食能引发癌细胞的自毁

    今天我们向大家介绍一篇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文章,探讨癌细胞的自毁。这里用的不是放化疗、靶向或者免疫治疗等疗法,而是一种特殊的死亡方式:铁死亡。而诱发这种铁死亡的方式也不难:从食物中去除两种氨基酸。

  • 胆道癌两大免疫疗法正面冲突,双免方案能否打破僵局?

    随着KEYNOTE-966试验的成功,胆道癌的免疫赛道上不再是度伐利尤单抗(Imfinzi)一家独大。根据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分享的数据,将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结合标准化疗可将以前未经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胆道癌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17%,略低于度伐利尤单抗在其自己的TOPAZ-1试验中提出的20%,该试验于去年9月为阿斯利康赢得了FDA的批准。

  • 记录总数:15638 | 页数:978  <...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