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终末期肝病(ESLD)的患者而言,肝细胞癌(HCC)是一种致命且负担沉重的疾病。HCC的治疗和不良反应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在这一背景下,引入姑息治疗有望解决患者的身体、情感和精神需求。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多个癌种诊断早期时引入姑息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多项指标。然而,由于种种障碍,大量患者无法在病程早期接受姑息治疗,并且病程晚期接受姑息治疗效果不佳。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其主要危险因素通常与病毒感染、年龄和酒精摄入有关。除了以上这些公认危险因素,营养危险因素也与肝细胞癌的发展密切相关。包括大量摄入来自红肉的饱和脂肪、烹饪方式(产生杂环胺)和食物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都是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相反,富含纤维的水果和蔬菜、n-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咖啡的保护性营养饮食可以降低肝细胞癌的发展风险。
通常,原发性肝癌复发又被称为晚期复发,定义为原发性肿瘤治疗后2年复发。晚期复发通常与新生肿瘤发展有关,且不依赖于先前肿瘤的特征。约90%的晚期复发仅局限于肝内,因此,晚期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与基础肝病有关。
“首先,不造成伤害”并不总是与肿瘤干预措施(如化疗、靶向治疗和放疗)兼容,因为它们通常会导致显著的毒性。其中一个较常见和严重的治疗诱导的毒性是黏膜炎,尤其是口腔黏膜炎(OM),描述为口腔黏膜或衬里的炎症、萎缩和破坏。口腔黏膜炎的后遗症包括疼痛、吞咽痛、味觉障碍、经口进食减少和全身感染,常常需要治疗延迟、中断和停药,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肿瘤的控制和生存。最近,FDA已授予RRx-001快速通道认证,用于预防和减轻与头颈部癌症患者化疗和放疗相关的重度口腔黏膜炎。本文将简要概述OM的发病率、发病机制、症状和对患者的影响,以及4种临床上最常见的药物,特别是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已被证实或理论上有潜力减少黏膜炎的发生。
免疫治疗虽有效,但是长期使用仍面临着耐药困扰。曾发表在CLINICALCANCERRESEARCH杂志上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接受PD-(L)1阻断治疗的所有转移性肺癌病例,高达46%的患者出现了免疫获得性耐药。不过其中56%的获得性耐药是属于“寡进展/寡耐药”,可以通过局部疗法进行有效管理,并具有持久的益处。
目前我们所了解的靶向药物分子机制都是基于抑制人体细胞中某些特定蛋白质的作用。例如,当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异常时,通过使用药物抑制这种异常蛋白质的活性,以达到杀死癌细胞的目的。
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相关蛋白质,如果基因发生突变,可能导致HER2的过度表达或激活,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今天癌度给大家介绍非小细胞肺癌里针对HER2的一款靶向药:波奇替尼。
肺癌目前仍然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病例的大多数(约85%),这类肺癌里有个老大难,那就是有KRAS基因突变的肿瘤。约25%的非小细胞肺癌存在KRAS基因突变,而这种基因突变往往预示着预后不良。
肝细胞癌(HCC)的复发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难题,影响了高达70%接受治愈性治疗的患者。治疗类型的选择及时机对肝细胞癌的复发风险有显著影响。此外,复发的治疗通常比第一次病变的治疗更复杂,这和肝脏的解剖学和功能性变化有关。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占美国新诊断癌症的1.1%。中位发病年龄7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约90%的CLL患者将在诊断后5年存活,约82%将在诊断后10年存活。大多数患者(70%~80%)在诊断时不需要抗cll治疗,根据疾病的临床和分子特征,至首次治疗的时间从几个月到几十年不等。
欧洲肺癌大会(ELCC)是由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与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联合举办的肺癌领域权威大会,致力于促进科学发展、传播教育和提高全世界肺癌专家的临床实践。2023ELCC于中欧时间2023年3月29日-4月1日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召开,会议汇集肺癌领域最前沿研究进展和最新的临床研究数据。本文将为大家盘点免疫治疗的重磅研究:
在身体虚弱的患者群体中,晚期HCC的进展总是伴随着表现状态下降和肝失代偿的风险。因此,与大多数其他晚期实体肿瘤类型相比,晚期HCC患者接受二线治疗的可能性很小。
奥希替尼获得性耐药机制可分为EGFR依赖性耐药和非EGFR依赖性耐药机制,耐药突变包括EGFR苏氨酸至C797S突变、c-MET扩增、HER2突变和上皮间质转化(EMT)。其中,HER3(又称ERBB3)是HER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的一员,通过多种机制诱导TKI耐药。HER3过表达导致EGFR突变细胞中存在MET基因组扩增,而形成EGFR-TKI耐药。
中国每年癌症发病人数超过500万。支修益对《财经·大健康》分析,如果算上患癌后仍在世的人,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癌症患者上千万,现在更应把癌症当作一个常见病去看待。 癌症也是世界各地死亡人群的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数据,2020年近1000万例(或近六分之一)死亡由癌症导致。其中,最常见的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直肠癌以及前列腺癌。
恶性肿瘤是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在环境污染加剧、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现代生活中膳食结构不合理、社会心理压力增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今年1月1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公告将抗HER2生物制剂恩美曲妥珠单抗(赫赛莱?),又叫T-DM1,作为中国首个乳腺癌ADC药物纳入医保,拉开我国乳腺癌治疗ADC时代的帷幕。随着乳腺癌治疗理念的逐渐更新,新辅助治疗方案的日新月异,用于辅助治疗的化疗、靶向、内分泌及免疫药物层出不穷,种种变化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浮现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