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HER-2又一抗癌新药惊艳亮相,94%患者肿瘤缩小,疾病控制...

    Zongertinib,一款勃林格殷格翰在研的口服、选择性HER-2靶点小分子抑制剂,既往的研究成果振奋人心,在“94%患者肿瘤实现病灶缩小”、“疾病控制率达99%”、“可穿透血脑屏障”的惊艳疗效基础上,依然兼顾了口服靶向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2025年初提交的上市申请已获受理,未来可能改变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格局,惠及其他HER-2异常的肺癌患者,以及HER-2异常的其他实体瘤患者。

  • 化疗+免疫“黄金时机”被发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显著提...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且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已成为各临床指南推荐的针对无驱动基因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而在二者的使用时机方面,既往研究都未做过多探讨,临床指南则多推荐两类药物均在治疗第1天应用。

  • 春节护理无死角!胃癌患者家庭做好这10点,可促进预后!

    在经过了在医院一系列治疗后,胃癌患者就来到了居家康复的阶段。这时可能让很多人都犯了难,

  • 治疗6个月肿瘤奇迹消失!全新‘活体药物’为晚期癌症患者带来革...

    在手术,放化疗后,T女士的癌症仍在不断进展,扩散到了肺部、右肾和大脑,医生说她的生存期只剩下了6个月。幸运的是,在接受一款实验性的免疫疗法后仅6个月,她的肿瘤病灶全部消失!2024年2月,这款免疫疗法震撼上市,成为全球一款获批上市的实体肿瘤TIL疗法!同年8月,T女士的新检查结果显示,在接受新型免疫疗法--TIL治疗6年多后,仍然没有癌症迹象。她重新回归了正常的生活,陪着孙子长大,并且专门成立了网站为同类的癌症患者提供指导,帮助更多的人走出绝境!

  • 全球10种难治的癌

    癌症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数据,2022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将近2000万例,因癌症死亡的人数为970万。尽管医学领域在治疗癌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某些类型的癌症依然非常难以治愈。以下列出了10种被认为是难治愈的癌症类型。

  • 从炎症到癌症,要多长时间?医生:出现这几种情况癌症已经不远了

    炎症是人体对抗感染、受损组织进行修复时的一种自然反应。几乎每个人都有过炎症的经历,如咽喉炎、皮肤炎症等。当机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入侵,或因物理创伤导致组织损伤时,炎症过程便随之启动,为机体自我保护。然而,急性炎症通常只是暂时的,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威胁,但当炎症发展为慢性时,它可能成为癌症的温床。

  • 吴一龙教授全面解析三代EGFR-TKI耐药后管理策略!

    在晚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Ex19del/L858R)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领域,多项大型III期临床研究已证实,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较一代EGFR-TKI可显著提升患者获益。但即使三代EGFR-TKI治疗效果显著,患者仍要面对耐药困局,且目前针对三代EGFR-TKI耐药后管理尚未达成标准化共识。更为值得关注的是,EGFR突变在亚裔NSCLC人群中高发,占比可达30%-50%,这使得针对三代EGFR-TKI耐药后亚裔NSCLC患者管理共识的建立变得更为迫切。

  • 胃癌高危人群如何筛查和监测?

    胃癌(gastric cancer,GC)仍然是世界范围内可预防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近日,美国胃肠病协会(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AGA)发布临床实践更新,主要为GC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提供实践建议。

  • 科学应对癌痛,让生活重获轻松

    癌症不仅让患者面对生死的挑战,也带来了难以忍受的疼痛--癌痛。研究表明,超过一半的癌症患者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疼痛,无论是在治疗期间还是康复过程中。这种疼痛不仅影响身体,也严重干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幸运的是,科学家和医生们通过不断的研究,探索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癌痛管理方法。

  • 伴腹膜或肝转移胃/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免疫联合化疗一线治疗...

    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肿瘤研讨会(ASCO GI)于1月23日至25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举行,旨在为世界肿瘤学者传递国际消化肿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大会首日聚焦胃食管癌,超过40项中国研究入选。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邱妙珍教授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探讨了伴腹膜或肝转移胃/胃食管交界处腺癌(GC/GEJC)患者能否从免疫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获益,该研究成果入选本次ASCO GI的壁报展示。

  • 癌症和“喝酒”有什么关系?

    癌症被称为“百病之王”,一旦被确诊为癌症,不仅病程长,治愈率低,影响预期寿命,还会给人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特别是长期喝酒的人更要当心癌症的发生。

  • 世卫组织公布一级致癌清单:不想招惹癌症,4种食物别轻易下嘴

    1968年,一个美国人说他在中餐馆吃完饭,就会感觉身体麻木和心慌。随后,一名美国医生展开实验,发现被注射味精的老鼠出现了急性脑死亡。1968年4月,一封署名为罗伯特·霍·曼的信件刊登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这封信引发了一场持续半个世纪的争议。霍·曼医生在信中描述了他在中餐馆就餐后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包括颈部僵硬、手臂麻木和心跳加速。这封信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随后有更多的人开始报告类似症状。在短短几个月内,数百名食客声称在食用中餐后出现了相似的不适反应,这些症状通常在就餐后15-20分钟内出现。

  • 基因检测上万块,使用靶向药必须要做吗?

    基因检测的核心目的在于确定患者体内是否存在靶向药物能够作用的特定突变。这就像找到一把"锁"和相匹配的"钥匙"。靶向药物就像是一把钥匙,而肿瘤细胞内的基因突变则是那把锁。只有当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带有可以匹配靶向药物的基因突变时,靶向药物才有可能发挥最大效果。因此,基因检测在这类治疗中至关重要。

  • PC-PI:一种新的预后评分,用于预测CAR-T治疗后发生进...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是复发/难治性(R/R)大B细胞淋巴瘤(LBCL)的革新性疗法。然而,超过60%的患者接受CAR-T细胞治疗后会出现疾病进展(PD),进展后没有标准治疗,患者的生存结果差异较大,且这一患者人群的预后模型缺乏。本研究开发了一种预测CAR-T失败后总生存期(OS)的新工具(PC-PI),该工具使用从常规临床实践中易于获得的参数。

  • 癌症是基因注定,逃不掉的?医生叮嘱:这4种癌症可能会遗

    基因突变常是癌症的幕后推手,它让细胞走上异常增生扩散之路,成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使得细胞生长失去了原有的控制。这些遗传物质的变异,时而源于周遭环境、生活习惯或偶然要素的作用,但时而,也确实与血脉传承息息相关。

  • DA批准阿可替尼联合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治疗未经治疗的套细...

    ECHO(NCT02972840)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共纳入598例年龄≥65岁、未接受HSCT的初治MCL患者。患者被随机(1∶1)分为两组,一组接受阿可替尼+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阿可替尼+BR)治疗,另一组接受安慰剂+BR治疗。

  • 记录总数:15615 | 页数:976  <...1112131415161718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