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饮用水中PFAS的含量与某些类型的癌症风险增加有关

    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Keck School of Medicine at USC)的最新研究表明,饮用水被称为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的人造化学品污染的社区患某些癌症的风险要高出33%。该研究发表在《暴露科学与环境流行病学杂志》上,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是美国第一项直接研究饮用水中全氟烷基磺酸盐污染与癌症之间关系的研究。

  • 小伙拉了几天肚子后确诊癌症

    “近年消化道肿瘤相对高发,特别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是肠癌的高发人群。”河北省老年病医院普外肛肠科主管护师闫志学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中表示,如果出现“三多、”的症状就要警惕。

  • 癌症患者二次复发都逃不过这三个原因!

    癌症,依旧是我们人类目前最大的医学终极难题,尽管随着影像技术进步、高端医疗设备更新、更多靶向药的问世很多癌症已经能够被我们控制和缩小,5年生存率有所提升。但更加复杂的问题是患者的二次复发。这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的打击,对于治疗也是非常严峻的挑战。临床数据显示,约90%的癌症死亡可归因于肿瘤的复发或转移。

  • 重视肝癌高危人群教育,推动肝癌早筛早诊早治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第四大常见癌症,2020年约有90.5万新发病例和83万死亡病例。中国每年约有46.6万新发病例,几乎占全球HCC发病总数的一半。据评估,中国35-74岁人群的监测参与率为37.5%~62.3%。尽管制定了国家监测指南,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且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实施全国范围内的HCC监测计划仍充满挑战。Clinical and Molecular Hepatology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Urgent Need for Education o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urveillance Among High-Risk Population in China”的文章,评估了中国高危人群中HCC筛查与监测的现状,揭示了患者对筛查与监测的认知误解,并强调了提升公众对HCC早期诊断和筛查认知的教育的紧迫性。

  • 新研究发现长期DNA损伤与癌症有关

    据英国欣克斯顿的威康桑格研究所(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 Hinxton, UK)2025年1月21日提供的消息,新研究发现长期DNA损伤与癌症有关(New Research Uncovers Long-Lived DNA Damage Linked to Cancer)。

  • 复发的造釉细胞型颅咽管瘤应用托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后稳定

    颅咽管瘤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2%-4%。虽然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儿童肿瘤,但50%的颅咽管瘤在成年后被诊断出来。颅咽管瘤生长缓慢,当肿瘤压迫周围结构,如垂体、视交叉和第三脑室时,就会出现相应症状,包括垂体功能低下、视觉障碍和梗阻性脑积水。

  • 两款新药获批,结直肠癌和乳腺癌治疗再添“新武器”

    近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两款抗肿瘤新药及新适应症。其中,sotorasib联合帕尼单抗用于治疗KRAS G12C突变转移性结直肠癌,Dato-DXd用于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HR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

  • 45岁前得脂肪肝,老来多种癌症都会找上门!逆转结局,有两大关...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在45岁前有非酒精性脂肪肝,以后患肺癌、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都会大大增加。

  • 晚期脑转移NSCLC的治疗策略

    脑转移(BM)是癌症患者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伴有脑转移的肿瘤患者预后较差,5年总生存(OS)率仅为2.4%,此外,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还会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显示,大约20%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确诊时即伴有脑转移,25%-50%的患者在病程中会发生脑转移。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脑转移向来是临床治疗中的一大难题。既往,脑转移NSCLC的治疗多局限于局部治疗,而近年来随着免疫、靶向治疗的兴起,脑转移NSCLC的治疗模式正在发生转变。

  • 空气污染相关癌症致死率持续攀升,GRANVER吉清肺打造空气...

    近年来,空气污染问题愈发严峻,与之相关的健康隐患也日益凸显。据WHO数据显示,肺癌已成为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空气污染占全球TBL癌症死亡人数近20%。尽管总体癌症死亡人数有所下降,但与环境微颗粒物(PM2.5)直接相关的死亡人数却增加了11%。

  • 染发与癌症有关?哈佛调查11万样本,揭秘真相!

    研究人员在进行研究时,仔细调整了年龄、种族、体重指数以及尼古丁摄入等可能干扰结果的因素后,有了一系列的重大发现。那些使用了永久性染发剂的受试者,与未使用者相比,皮肤基底细胞癌的发病风险明显增加了。尤其是本身发色较浅的女性,这种风险更是上升得十分显著。

  • 徐州某税务局搬入新楼18年,单位30名员工先后有10人患癌,...

    刚看到一个新闻,徐州某税务局2007年11月搬入了刚装修完工一个月的大楼办公。18年间,30余名职工中,共有10人被诊断不同癌症,包括甲状腺癌、肾癌、乳腺癌、膀胱癌等。他们认为,罪魁祸首或是办公大楼装修。

  • KRAS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现状与未来展望

    肺癌在全球具有高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类型。对于无驱动基因突变的不可切除NSCLC,首选治疗方案包括化疗、抗PD-1/PD-L1单抗免疫疗法及其联合应用。对于具有驱动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采用靶向治疗,如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

  • 经常放屁,是癌症预警吗?提醒:放屁多,或与4种疾病有关

    每个人都经历过在公共场合“不得已”的尴尬时刻,突然肚子一阵咕咕作响,接着就是放屁。“排气”这一极为普遍且常见的生理过程,几乎成为了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难以完全避免的体验。但是,如果你发现自己放屁频繁,尤其是伴随着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时,不禁会担心,这是不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甚至会联想到癌症等严重疾病。

  • 2025肿瘤免疫治疗创新大会启幕,聚焦高品质创新药医保准入与...

    2025肿瘤免疫治疗创新大会启幕,聚焦高品质创新药医保准入与患者福祉

  • T-DXd为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带来治疗新希望!

    乳腺癌患者一旦发生脑转移(BM),整体预后差,生存时间明显缩短1,因此至今仍是临床治疗的难题。据统计,约30-50%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会发生BM1,而在全体乳腺癌中,HER2阳性乳腺癌相比其他分子亚型更易发生BM,发生率约达50%2。一直以来,BM患者的治疗选择十分有限,临床治疗充满挑战。近年来,乳腺癌BM诊疗策略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德曲妥珠单抗(T-DXd)在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BM患者中展现出的积极疗效和良好安全性3-7,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 记录总数:15615 | 页数:976  <...1213141516171819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