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内肺癌患者而言,EGFR突变是最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约40%-50%的肺腺癌患者具有该突变;而在欧美国家,只有10%的肺腺癌患者具有EGFR突变。因此,EGFR突变常被医生戏称为“上帝赋予中国肺癌患者的礼物”。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之前称为2019-nCoV)导致2019年冠状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Jing Yu博士及其同事们发现武汉市的癌症患者具有增加的感染SARS-CoV-2的风险。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3月25日在线发表在JAMA Onc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ARS-CoV-2 Transmission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at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in Wuhan, China”。
最近,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Vanderbilt-Ingram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MYCN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确定了可能的干预措施,可用于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尽管目前尚无直接靶向MYCN蛋白的治疗TNBC的方法,但研究人员发现,BET抑制剂在过表达MYCN的模型系统中对TNBC有效,与另一种已知癌基因MEK的抑制剂相结合时作用尤其如此。 MYCN是众所周知的癌基因,在癌症恶化的过程中起作用,但通常仅与神经内分泌癌有关。
美国疫苗-癌症免疫治疗公司Inovio Pharma近日公布了一项开放标签II期研究的中期结果,显示其DNA免疫疗法VGX-3100在治疗男性和女性肛门癌前病变(也称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方面是安全有效的。
抗癌疗法令人沮丧的一点就是,目前并没有一种药物适合所有癌症患者,大多数药物都能对某些患者群体有效,但对相同类型癌症的其它患者似乎并没有治疗效果,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新型的标志物,其或能帮助预测哪些患者对免疫疗法能产生更为积极的反应。
根据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表的一项新研究,通过去除腹腔网膜脂肪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有可能阻止卵巢癌的扩散并减少肿瘤的发生。 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杂志上。
抗癌疗法令人沮丧的一点就是,目前并没有一种药物适合所有癌症患者,大多数药物都能对某些患者群体有效,但对相同类型癌症的其它患者似乎并没有治疗效果,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新型的标志物,其或能帮助预测哪些患者对免疫疗法能产生更为积极的反应。
【1】Cancer Res:鉴别出子宫内膜癌中的关键蛋白 或有望帮助开发新型靶向性疗法 doi:10.1158/0008-5472.CAN-19-1382 雌激素在男性和女性机体中(包括健康组织甚至癌症中等)扮演着多种关键角色,在乳腺癌和妇科癌症中,雌激素会向肿瘤发送信号来指导癌细胞失控生长,近年来,多项研究都阐明了雌激素在乳腺癌中的癌症生长促进角色,在子宫内膜癌中,雌激素在肿瘤生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然而关于如何影响乳腺癌的发病的见解似乎并不适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中。
【1】Nat Biomed Engin:在特殊益生菌的帮助下 每天吃西蓝花就能有效预防癌症 doi:10.1038/s41551-017-0181-y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种癌症,尤其是发达国家;尽管早期结直肠癌啊患者的5年生存率相对较好,但结直肠癌一旦发展到晚期阶段,患者的存活率往往相对较低,而且癌症复发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其能把细菌和蔬菜的混合物掺入到一种靶向系统中来寻找并杀灭结直肠癌细胞,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
3月15日,肿瘤免疫治疗学会(The Society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SITC)会刊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及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慧研究组的研究论文“Compound kushen injection relieves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mediated immunosuppression through TNFR1 and sensitiz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o sorafenib”,该研究表明,中药复方苦参注射液通过TNFR1解除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引起的免疫抑制,从而增敏低剂量索拉菲尼的肝癌治疗效果,为肝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基石药业(CStone)近日宣布已向台湾卫生福利部食品药物管理署(TFDA)提交胃肠道间质瘤(GIST)精准靶向药物avapritinib的上市申请,该药已于2020年3月9日获TFDA新药优先审查资格认定。avapritinib将用于治疗携带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基因18号外显子(包括PDGFRA D842V突变)的不可手术切除或转移性GIST成人患者。在临床研究中,avapritinib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显著抗肿瘤活性,客观缓解率(ORR)高达84%,61%的患者缓解时间≥6个月。
卫材(Eisai)近日宣布,已在日本提交抗癌剂denileukin diftitox(基因重组,开发代码:E7777)的营销授权申请(MAA),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 该申请基于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单臂II期临床研究(Study 205)的数据。该研究在日本开展,评估了denileukin diftitox治疗复发或难治性CTCL或PTCL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并超过了预定的阈值,具有统计学意义:CTCL患者和PTCL患者的总客观缓解率(ORR)为36.1%(95%CI:20.8-53.8)。CTCL患者组(n=19)的ORR为31.6%(95%CI:12.6-56.6)、PTCL患者组(n=17)的ORR为41.2%(95%CI:18.4-67.1)。
近日,荷兰VU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患有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样本和小鼠中测试了一种新药物,发现该药物对晚期多发性硬化疾病仍然有效,这一结果可能为在患者中测试新药铺平道路。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影响骨髓细胞的癌症类型,并且容易复发。在英国,每年约有6,000人被诊断出患有多发性骨髓瘤。 (图片来源:wikipiedia)
北京时间2020年3月27日,君实生物宣布,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商品名:拓益,产品代号:JS001)联合阿昔替尼治疗黏膜黑色素瘤于近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3月26日,基石药业公布2019年年度业绩报告,其他收入84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其他收益及亏损6.37亿元,同比减少14.1%;研发支出为13.96亿元,同比增长64%。年内亏损为23.08亿元,同比增长28.7%。 公告显示,其他收入增长主要由于银行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利息收入增加所致。年内亏损增加主要系研发开支及行政开支增加所致,这部分被利息收入增加所抵销。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包括宫颈癌、肛门癌、口咽癌在内的几种癌症的主要病因,每年全世界有近30万妇女死于宫颈癌。尽管疫苗为预防HPV感染提供了可靠的第一道防线,但它们无法预防所有HPV亚型的感染,具有一定局限性,且目前也没有专门抑制HPV感染或传播的药物。因此,研究人员仍在继续寻找抵御该病毒的其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