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德(Gilead)旗下T细胞治疗公司Kite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受理了KTE-X19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并授予了优先审查,并
强生(JNJ)旗下杨森制药近日宣布,已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提交了一份补充生物制品许可申请(sBLA),寻求批准Darzalex(daratumumab)与Kyprolis(carfilzomib,卡非佐米)和地塞米松联合用药方案(DKd),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患者。此次sBLA基于III期CANDOR研究(NCT03158688)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首个将两种关键作用机制的药物Darzalex(抗CD38单抗)和Kyprolis(蛋白酶体抑制剂)进行联合用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III期研究。
诺华(Novartis)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受理capmatinib(INC280)的新药申请(NDA)并授予了优先审查,其审查周期将由标准的10个月缩短至6个月。capmatinib是一种MET抑制剂,目前正被评估用于治疗携带MET外显子14跳跃(MET exon14 skipping,METex14)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包括一线治疗(初治)患者和先前接受过治疗(经治)的患者。
西雅图遗传学公司(Seattle Genetics)与安斯泰来(Astellas)近日公布了Ib/II期临床试验EV-103的最新结果。该试验在45例先前未接受治疗(初治)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UC)患者中开展,这些患者不适合接受基于顺铂(cisplatin)的化疗方案。研究评估了抗体药物偶联物(ADC)Padcev(enfortumab vedotin)与默沙东抗PD-1疗法Keytruda(可瑞达,通用名:pembrolizumab,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控制组织结构的关键机制,这种机制可能有助于识别使癌细胞更难扩散的药物。
肿瘤会为抵抗癌症的免疫细胞(比如T细胞)创造一个不利的环境。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和中国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免疫细胞进行基因改造而改善它们的存活和增殖,即便在不利的肿瘤环境中也是如此。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2月3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Interleukin-23 engineering improves CAR T cell function in solid tumors”。
癌蛋白转录因子MYC在大多数癌症中均过度表达,是一种有效的抗癌靶标。虽然在药理学上抑制MYC的努力失败了,但幸运的是,这些蛋白质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一种叫做WDR5的染色体结合辅助因子。来自范德堡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破坏MYC与WDR5在肿瘤生长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快速而全面的肿瘤消退”。该报告近日发布在《PNAS》上。
罗氏制药中国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准创新靶向药物赫赛莱?(英文商品名:Kadcyla?,通用名:恩美曲妥珠单抗),单药适用于接受了紫杉烷类联合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新辅助治疗后仍残存侵袭性病灶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作为全球首个获批的单药治疗实体瘤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s),同时也是一个HER2靶向ADC产品,此次赫赛莱?的获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治疗手术后仍有残存病灶强化辅助治疗的选择,让这部分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离治愈更近一步。
今日,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如约上线,而登上封面的“癌症全基因组”则是本期的主题:在本期《自然》杂志上,一共发表了6篇相关的论文。而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Biotechnology、以及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子刊上,也有系列论文发表。
T细胞在我们的免疫系统对抗在体内可导致癌症产生的癌变细胞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吞噬细胞和B细胞识别这些癌变细胞中的变化并激活T细胞,然后启动完整的破坏程序。这在很多情况下都很有效---除非癌细胞发生突变形成良好的伪装,这样它们就可逃避免疫系统而不会被检测到。
EGFR靶向治疗出现耐药是躲不掉的难题,尤其是三代药奥希替尼(泰瑞沙,AZD9291)耐药后十分棘手,成为广大肺癌患者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最近随着一款新药的"保送",这一难题终于迎来新的解决方案。FDA授予Oncoprex联合奥希替尼快速通道审批资格,用于治疗奥希替尼耐药后的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这意味着无需经过漫长的审批流程,Oncoprex已被"保送"获得了优先入场名额。这将为陷入耐药瓶颈的NSCLC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机会。
正当基因疗法最终似乎不负人们之所望的时候,一项研究使得人们对病毒载体存有一种持久的担忧。许多研究工作都依赖于一种病毒载体将治疗性基因导入患者体内。这种病毒载体是腺相关病毒(AAV)的简化版本,被认为是安全的,这是因为它很少将它携带的人DNA片段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中,然而一旦整合,它可能激活致癌基因。但是一项针对患有血友病的狗的研究表明,在这些在10年前用AAV治疗的狗中,这种病毒载体可以很容易将它携带的治疗性DNA插入到宿主中控制细胞生长的基因附近的DNA中。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对细胞的能量工程—线粒体进行了深入研究
Immunicum AB是一家致力于开发同种异体、即用型细胞疗法的瑞典生物技术公司,已建立了一种独特的免疫肿瘤学方法,通过发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对抗癌症,来提高患者生存和改善生活质量。
罗氏(Roche)近日在2020年肝癌峰会上公布了III期IMbrave150研究(NCT03434379)的中国队列数据。这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随机III期研究,在先前未接受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性肝细胞癌(HCC)患者中开展,调查了抗PD-L1疗法Tecentriq(特善奇,通用名:atezolizumab,阿特珠单抗)与Avastin(安维汀,通用名:bevacizumab,贝伐单抗)联合治疗方案相对于标准护理药物——多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sorafenib)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中,共入组了194例中国患者。
Blueprint Medicines是一家专注于基因定义的癌症癌症、罕见疾病和癌症免疫治疗的精准医疗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延长了靶向抗癌药Ayvakit(avapritinib)一份新药申请(NDA)的处方药用户收费法(PDUFA)目标日期,该NDA寻求加速批准avapritinib四线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FDA将PDUFA目标日期由2020年2月14日延长至2020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