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通过对肿瘤杀伤性T细胞进行基因工程化改造,使其能够特异性靶向结合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提升肿瘤细胞清除效果。CAR-T疗法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抗B细胞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成功。尽管如此,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作为CAR-T疗法的一个常见急性副作用,大大削弱了其为患者带来的益处。
当地时间3月11日,百时美施贵宝(BMS)宣布,美国FDA已批准PD-1抑制剂Opdivo(nivolumab),与CTLA-4抑制剂Yervoy(ipilimumab)联用,治疗既往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新闻稿指出,Opdivo+Yervoy是FDA批准的针对该患者群的首个也是唯一的双重免疫疗法。该组合疗法具有潜在的协同作用机制。
Oncernal Therapeutics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开发新型肿瘤疗法,用于治疗医疗需求严重未满足的癌症,其药物开发的重点聚焦于与癌症发生或发展相关的有前景但尚未被开发的生物学通路。近日,该公司公布了cirmtuzumab联合Imbruvica(ibrutinib,依鲁替尼)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R/R MCL)I/II期CIRLL研究的最新数据(截至2
顶尖学术期刊《自然》12日上线了一项有关癌症诊断的重要研究。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的科学家,训练人工智能从血液中鉴定来自微生物的线索,不仅可以识别出癌症,还能对不同类型的癌症做出区分。研究机构评价说,这项新的诊断工具,“可能会改变人们观察和诊断癌症的方式”。
2020年03月11日,FDA加速批准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肝细胞癌二线新适应症,双肿瘤免疫疗法可使肝细胞癌患者CR 8%, PR24%,至此,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覆盖4种癌症,分别是黑色素瘤、肾细胞癌、结直肠癌和肝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一线适应症仍在上市审评阶段。
“肝内胆管癌发病率约占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的15~20%,且呈上升趋势。大部分肝内胆管癌病人初次就诊时常伴有局部侵犯或远处转移而失去手术根治机会。以吉西他滨联合铂类的化疗方案被推荐为治疗晚期胆管癌的一线方案,客观反应率(ORR)为15~26%,且常发生耐药。目前,临床上缺乏其他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案。”
紫杉类药物是乳腺癌治疗中广泛使用的经典化疗药物。临床实践中,四种紫杉类药物的使用方法和适用人群存在差异。此次特邀广州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药物临床实验中心李苏教授从临床药学结合临床医学的角度,围绕药物结构、药理机制、给药剂量、给药频率、临床研究设计、疗效数据、指南推荐等方面,探讨紫杉类药物临床差异背后的深层原因。
免疫治疗在乳腺癌的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后线有效率有限,唯一的阳性成绩是三阴乳癌一线采用atezolizumab联合白蛋白紫杉醇的方案。后续的研究结果一直在重复该适应症的验证。而近期,一项将免疫药物用于三阴乳癌新辅助的临床研究获得阳性结果,赫然刊登在新英格兰杂志上。这项Keynote-522试验数据表明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作为三阴乳癌新辅助治疗,与单纯化疗相比,病理完全缓解率更高,毒性更小。第一次将免疫治疗提向早期乳癌的新辅助治疗层面。
说起胆道肿瘤,主要包括胆囊癌(GBC) 和胆管癌(CCA)。目前这类肿瘤的治疗以手术、放化疗为主,但是易复发,目前还没有获批特定的靶向和免疫药物,可以说胆道肿瘤患者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究竟靶向治疗或者免疫治疗能不能救人于危难之中,首先要看这类患者体内是否有药物对应的靶点突变,也就是说要做基因检测。今天给大家分享基因检测在胆道肿瘤治疗中开辟的新天地!
医学发展迅速,随着最新的两款抗癌方式——靶向及免疫药物的来临,癌症患者的预后发生了质变,精准疗法逐渐替代了“全面杀”的传统化疗。但,目前上市的靶向或免疫药物作用靶点单一,对于一些较复杂的肿瘤,往往需要通过多药联合方案来治疗。抗癌时代将革新,近期,一款新型的、单药能可同时针对两个作用点位的抗癌药物在研发线上涌泉而来,这种被称为“双抗”类的不少药物展现了亮眼的前期数据,有望谱写肿瘤史上新治疗篇章,一起看看靶向与免疫的双抗药物有哪些。
近日,英国医学杂志BMC旗下的乳腺癌专刊BCR发表的一篇通信引起了小编的注意。该通信是教授William B. Grant就Colditz教授发表的一篇文章写给杂志编辑的的信。基于初诊小叶型原位癌的黑人女性在接下来90个月中发展成为侵润性癌的几率比白人女性高出33%这一观察,Colditz的文章得出了偏向种族主义的结论,而教授B则认为,黑人女性体内更低的维生素D水平可以解释这一现象。
男,71岁,2017年4月份因上腹痛去医院就诊,CT显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病变约4.5×6 cm,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7.18,经皮肝活检,确诊为转移性肝细胞癌HCC伴右主动脉淋巴结转移。
3月6日,恒瑞医药公告称,公司已收到中国国家药监局签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研究内容为卡瑞利珠单抗+甲磺酸阿帕替尼或卡瑞利珠单抗对比含铂双药化疗一线治疗PD-L1表达阳性的复发性或晚期NSCLC(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开放、对照、多中心的3期临床研究。
EGFR突变患者终难逃过耐药。近日,在Annals of Oncology期刊发布了TATTON研究的结果。该研究中采用三种奥希替尼联合方案去治疗EGFR-TKI(靶向药)耐药的患者,为1/2代EGFR-TKI耐药后无T790M突变及奥希替尼耐药患者提供新治疗思路,一起看看。
2020年3月11日,美国强生公司官网公布,其在研药物JNJ-6372获得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携带20外显子插入突变(20ins)的EGFR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这些患者既往接受过铂类化疗且进展。这是基于、第一阶段试验(NCT02609776)的结果的支持。随着JNJ-372吹起第一个冲锋号角,多种在研新药紧随其后,20ins突破有望!
胰腺癌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也被称为“癌症之王”。胰腺癌早期症状隐匿,大多患者在首次发现时往往已经是晚期,加之胰腺癌容易快速扩散,即便手术切除后也经常复发,这些特点都让其诊疗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