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君最近看到很多觅友都有这样的问题,去医院体检,胸部CT显示有肺结节,是肺癌吗?要不要手术?需要注意什么?
按照中国癌症中心2019年初公布的数据,我国目前每年各类恶性肿瘤发病约392.9万人,死亡约233.8万人,其中60万人左右死于肺癌。数据触目惊心!
为什么会出现骨髓抑制呢?因为化疗的作用机理,就是杀伤体内增殖旺盛的细胞(主要针对肿瘤细胞,因为它增殖非常旺盛)。
12月27日,国产新药PD-1抗体替雷利珠单抗(BGB-A317)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至少经过二线系统化疗的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r/r cHL)患者。
癌症仍然是威胁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而真正导致死亡的多数原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疾病在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副作用。有研究发现,肿瘤并发症引起死亡占74.2%(92/124)。[1]
抗血管生成药物在靶向药耐药和化疗效果不理想后,依然给肺癌患者带来一道曙光。在获知这类药物标记着肺癌治疗又一里程碑的同时,我们更加关注是否药物的禁忌症和用药注意事项。
之前,对于无基因突变的晚期肺癌患者,只能采用化疗,5年生存率不到5%。PD-1药物出现后,治疗格局有了些改变。
2019年12月2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百济神州的PD-1抗体—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上市,用于复发/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r/r cHL)的治疗
年末已至,今天来为大家盘点一下2019年国内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领域的重要事件。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经过新药上市、新适应症获批和医保谈判,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有了更多选择: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防治科普专业委员会指导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与觅健联合发布的《2019中国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白皮书》中显示:36.27%的癌症患者存在睡眠障碍,28.42%的癌症患者担忧家庭压力,有13.21%的患者表示在近一周内有自杀倾向。总体来看,睡眠障碍、家庭压力和压抑是癌症患者三大最常见的心理困扰。
灵芝孢子粉,说白了就是灵芝的种子,是灵芝成熟时从灵芝菌褶中弹射出来的粉末。
长久以来,化疗、放疗、手术曾是肺癌治疗的三大手段。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分子分型、生物学行为的深入了解,肺癌治疗诞生了新的三大“利器”--靶向、免疫、抗血管。
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其中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15%-20%,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近年来靶向、免疫治疗等新药层出不穷,给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希望。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同时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2015年,中国新增肺癌患者73.3万人,约占所有癌症患者的17%。在这个冰冷的数字背后,也许你并不知道,约60%的患者确诊就是晚期,肿瘤发生了转移,不能使用手术根治,只能考虑化疗、靶向或者免疫等手段进行全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近几年全球发展非常迅速,中国亦然。自去年6月首款PD1单抗在国内上市后,在短短1年半的时间内共有6种不同的PD1/PDL1单抗抢先上市,布局于多个肿瘤。在PD1/PDL1扎堆上市之时,要如何区别这些免疫药物的用法?价格如何?有哪些赠药政策?小编今天给整理了最新的PD1/PDL1药品信息,助大家用好这六个免疫药。
2019年全球重大乳腺癌会议SABCS (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在12月10-14日召开,现场新数据爆棚,乳腺癌治疗布局即将革新。其中,一款抗HER2新型药物DS-8201以非常亮眼的临床疗效,成功轰动全场,有希望成为乳癌抗HER2方面的突破性新药,数据公布当天,《新英格兰》杂志也同步发布了DS-8201的研究结果。快随小编看看这个强势的新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