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美国血液病学会(ASH)年会上,安进的抗BCMA T细胞结合剂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早期临床试验中达到70%的应答率,引起了业界的广泛注意。当时,安进表示正在开发一种具有更长半衰期的后续药物BiTE免疫疗法——AMG 701,以期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担。 在今年的ASH会议上,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公布了一项临床前研究,他们认为该试验结果证明AMG 701在治疗MM和预防疾病复发方面的前景。
乳腺癌作为中国女性第一高发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早期筛查技术和综合治疗技术的发展,乳腺癌的疗效得到显著的改善。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的数据,乳腺癌的五年存活率已达89.9%。尽管这一数字十分可观,但其中一种亚型——“三阴性乳腺癌(TNBC)”却仍旧存在预后差、复发率高、存活率低的问题。这类病例占全部乳腺癌患者的12%~20%。
罗氏中国今天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了帕捷特?(帕妥珠单抗)联合赫赛汀?(曲妥珠单抗)和多西他赛联用于尚未接受抗HER2治疗或化疗的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该方案的获批,实现了我国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逐步国际化,将为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更久的生存获益,有助于实现乳腺癌诊疗的慢病化管理,使晚期乳腺癌摆脱“绝症”成为可能。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双靶联合多西他赛是国际上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标准一线治疗[1]。如今帕捷特?乳腺癌晚期一线适应症在中国获批,不仅对国内患者来说意义重大,也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晚期乳腺癌规范化诊疗的进程。
有研究显示:在所有死亡病例中,与节气有关者占60.4%; 在一天之中,肿瘤患者的死亡高峰在上午和上半夜,其次为下半夜,分别占26.63%、26.63%和23.67%; 一年四季中以冬季死亡率最高,其中以12月最为突出。 以2013年南京市死因监测数据为例,1月、12月份死亡人数最多,达到3652、3831人,占全年死亡构成的9.81%和10.29%。
营养不良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是患者病情加重的主要因素之一 。
患者66岁女性,2018-2-28门诊胸部CT示:右肺上叶、下叶多发病变。入院后进行了气管镜检查显示:左固有上叶支气管新生物;右肺下叶前外基底段支气管新生物。病理回报示:(左固有上叶、右肺下叶前外基底段支气管)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一直是肝癌临床治疗的难点,目前临床治疗集中在手术、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放疗,全身治疗(靶向,免疫)以及多种联合治疗策略。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例不可手术切除的BCLC-C期伴门静脉主干癌栓的肝癌患者,确诊后使用仑伐替尼+国产PD-1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拓益)联合放疗作为新辅助治疗,达到降期后进行手术切除并达到无疾病证据状态,希望可以给临床医生以及患者带来思考。
同情用药(compassionate use)是多年来为重疾患者特设的一项慈善项目,临床医生、药企可以向药品监管机构提出申请,允许临床研究之外的身患绝症或无药可救的某一患者使用在研药物。今年我们协助多位肿瘤患者对接香港“同情用药”申请项目,患者朋友们可以申领国内未上市的免费新药,如劳拉替尼、达克替尼、恩曲替尼等,目前已有多位患者成功拿到药物,并且很多患者反馈病情得到显著缓解,目前在持续申领中。
12月7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承办的第十七届全国肝癌学术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云集海内外肝癌领域临床及基础领域顶级专家学者,聚焦肝癌治疗规范化、个体化、综合诊疗理念,共同探讨肝癌诊疗新技术、新策略。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副所长孙惠川教授带来的关于减缓肝癌术后复发的演讲,针对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紧迫以及目前肝癌术后辅助治疗的研究都做了阐述,希望给肝癌患者带来受益。
12月9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阿斯利康PD-L1单抗IMFINZI(Durvalumab, 度伐利尤单抗注射液,商品名:英飞凡,简称“I”药)的上市申请(JXSS1800040/41)获得批准。本次国内获批的适应症为用于在接受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同步放疗后未出现疾病进展的不可切除、II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
看到“恶液质”三个字的人,就算不明白它所代表的意义,心里都会不自觉的对它产生抵触——恶液质,一听就不像什么好词。
癌症患者康复期间确实不能太大意,但也不能太过小心,让病人整天活得提心吊胆的,以下四种错误肿瘤病人千万不能犯。
年关将至,有关于肺癌治疗方式的好消息接踵而来。新医保目录的余温还没有散去,新的好消息又传来了!
在过去20年里,尽管曲妥珠单抗能够戏剧性地治疗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但研究人员并不清楚其发挥作用背后涉及的精细化分子机制;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CI Insight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杜克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小鼠模型追踪了该药物有效抑制肿瘤生长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发现有望帮助开发新方法来增强该药物的活性并有效抑制癌细胞产生耐受性。
博际生物医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际生物”)今日宣布,由其自主研发并拥有全球专利的世界上第一个肿瘤靶向性IL-15融合蛋白(BJ-001)已于2019年12月4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圣安东尼奥市的Next Oncology临床中心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例病人首次给药,目前病人一切正常。
日前,基因疗法公司FerGene宣布,基因疗法nadofaragene firadenovec (rAd-IFN/Syn3),在治疗对卡介苗(BCG)响应不佳的晚期高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high grade NMIBC)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中,达到主要临床终点。FerGene公司是由Ferring Pharmaceuticals和黑石生命科学(Blackstone Life Sciences)共同创建的基因疗法公司。Nadofaragene firadenovec最初由芬兰基因疗法公司FKD Therapies Oy开发,Ferring Pharmaceuticals在2018年与FKD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