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消息,卫健委等多部委联合印发《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提出加快境内外抗癌新药注册审批,促进境外新药在境内同步上市,畅通临床急需抗癌药临时进口渠道。 以下为文件全文: 健康中国行动 ——癌症防治实施方案(2019—2022年)
拜耳公司今天(9月23日)宣布,欧盟委员会已在欧盟(EU)授予肿瘤精准治疗药物larotrectinib的上市许可。该药物适用于治疗局部晚期,远端转移,无法手术切除或手术疗效欠佳的,且无满意替代治疗方案的神经营养性受体酪氨酸激酶(NTRK)基因融合的成人和儿童实体瘤患者。Larotrectinib作为首个口服TRK抑制剂,专门用于治疗具有NTRK基因融合的肿瘤,是欧盟首个批准的不区分肿瘤类型的抗癌药物。Larotrectinib在TRK融合的成人和儿童肿瘤患者中,包括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中均显示出高效和持久的应答,目前已经在美国、巴西和加拿大获批。
癌细胞比健康细胞消耗糖的速率更高,同时它们也渴望氨基酸。埃默里大学Winship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利饥饿来选择性地阻止白血病生长的方法。
日本药企安斯泰来(Astellas)近日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已发布积极审查意见,推荐批准靶向抗癌药Xospata(gilteritinib),该药是一种每日一次的口服药物,用于携带FLT3突变的复发性或难治性(药物难治)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成人患者的治疗。现在,CHMP的意见将提交至欧盟委员会(EC),后者在审查时通常都会采纳CHMP的建议。这也意味着,Xospata有很大的可能性在未来2-3个月获批在欧洲上市,造福欧洲的FLT3突变复发或难治AML成人患者。
日前,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类药物委员会(CHMP)在其9月召开的会议上推荐批准7款药物。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目前可用的抗癌治疗手段是越来越多: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还有各种各样的微创治疗(射频、介入、粒子植入、热疗、冷冻等等)……
这几年,有不少可以对抗肿瘤的新技术和新药物,比如大名鼎鼎的肺癌神药泰瑞沙(9291)和免疫治疗药物PD-1抗体,无数的肿瘤患者可以获益,部分幸运的患者可以痊愈。
继续"首仿系列",今天笔者要讲的是泊马度胺,泊马度胺是继沙利度胺、来那度胺后第3个药物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的免疫调节剂。2018年全球销售额达到20.4亿美元,同比增长26.4%,初具重磅炸弹气质。目前原研药尚未进入中国。
在最近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描述了一种与癌症相关的蛋白质“mitoNEET”如何关闭线粒体外侧的“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DAC)。
胰腺癌治疗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围绕肿瘤所形成的防御屏障,这种“间质促纤维增生”(desmoplastic stroma)常常会阻止化疗直抵肿瘤位点,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特温特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间质哪一部分最容易被攻击,此外他们还发现一种特殊肽类或能充当攻击者的角色,研究者表示,将这种肽类与细胞抑制剂相结合就能明显减少肿瘤的体积。
妇科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女性人群健康的恶性肿瘤,常见的有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其中尤以卵巢癌致死率最高。从天然植物红豆杉中分离提纯的紫杉类药物,被认为是 20 年来最有效的抗癌药物之一,广泛应用于妇科肿瘤乃至大多数实体肿瘤的化疗中。
65岁的年纪,得了十分凶险的癌症、被医生判定不能活过半年,他却靠这三种非常“怪”的抗癌方法,让肿瘤20年乖乖不复发!来一起看看癌症患者徐老的故事吧!
营养不良是癌症患者常见的营养问题。抗肿瘤治疗过程会给患者带来一些营养代谢损伤,导致消化和吸收能力的下降,最终会造成营养不良,严重者影响进一步的治疗,甚至降低生存率。
众所周知,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大量的正常细胞,若无法通过饮食及时补充营养,极有可能面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恶液质出现、并发症等种种问题,这令许多患者家属揪心不已。
今天是CSCO第二天,在上午国宴1厅的晚期胃癌治疗专场,胃癌这些年的研究进展确实令人鼓掌。今天给大家分享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张涛主任带来的“HER2阳性胃癌治疗现状与未来”的主题,针对目前国内HER2检测以及治疗带来新的思考。
在CSCO大会第一天上午海峡厅的全体大会的论文交流专场,来自东部战区总医院的业界大咖秦叔逵教授以《呋喹替尼三线治疗中国转移性结直肠癌的III期临床研究(FRESCO)中的肝转移亚组分析》为题为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