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全国肿瘤宣传周里,今年的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根据市疾控中心提供的肿瘤监测数据,2016年,我市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为396.43/10万,肺癌仍是“头号杀手”。专家提醒,只要行为生活方式够健康,40%以上癌症可预防。
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难治病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利用老鼠进行试验,发现将癌细胞检测剂与铁离子吸附剂同时使用的话,不仅能够发现通常的癌细胞,而且连恶性肿瘤干细胞也可以容易地被发现。运用这一技术把肿瘤干细胞一个不剩地清除掉,将可防止癌症复发及转移。
上周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肿瘤的一些常见知识和预防措施又有哪些呢?近日,记者从重医附属永川医院肿瘤科了解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早癌筛查,是预防癌症的关键。
最近,综合治疗科来了三名患者,最小的24岁,最大的65岁,另外一位32岁。他们虽年龄各异,性格不同,却有着共同的诊断:胃癌晚期,腹腔转移。在对他们的病史进行进一步了解后,找到了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没有病史。
中大医院呼吸内科的张梅副主任医师,最近就接诊了不少感冒患者。不过据她所说,这些感冒患者有真有假,而要是细细论来,一个小小的感冒背后可能藏了20多个“伪装者”,有些更可能致命,可市民若是不了解,就可能误当“感冒”而延误了治疗时机。
日前,2015世界肺癌大会公布了AURA2试验的结果。结果显示应用三代TKI药物osimertinib治疗已接受过抗EGFR治疗并发生进展的晚期NSCLC有较高的应答率。并且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2015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一项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公布了初步结果。结果显示新确诊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对化疗联用PD-L1抑制剂Atezolizumab有预期应答率是化疗的两倍。
癌症已经不再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了,三十年前,人们听到癌症是新闻,而在今天,它却是笼罩在每一个家庭之上的乌云,危险又致命,一纸癌症病情通知就几乎相当于宣判了死亡书。那么,对于癌症,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人们应该怎么去预防?在饮食上需要注意哪些呢?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些有经济能力的人也开始追求更高的医疗水平了,近些年准备到海外就医的人群逐渐增大,出国看病服务机构也应运而生,但盛诺一家提示想要出国看病的患者,出国看病服务机构市场却是鱼龙混杂,不少“假中介”却想趁火打劫盯上了这些准备出国看病患者的钱包。
女人的健康谁来关注?除了女人自己的,痛苦、瘙痒、异味、伤心等都不会发生在别人身上,任何的家人都不会替你承担。所以女人更应该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我国新增癌症患者数量在全球稳居第一位,而且可能在未来几十年都将处于世界第一位。以2012年统计数据为例,我国新增癌症患者307万人,全球新增癌症患者1400万人,占比超1/5。我国每年癌症死亡人数220万人,约占全球癌症死亡人数30%。在我国,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
不少患者被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药物所吸引,选择出国看病,据国内最大的海外医疗服务机构盛诺一家,有英国科学家进行的试验表明,首个对前列腺癌的基因突变进行精准治疗的靶向药物——奥拉帕尼是有效的,这对想要出国看病的前列腺癌患者来讲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如今,癌症和艾滋病可谓是人们所面对的两大棘手的疾病难题,当然为了攻克这两种疾病,科学家们也在不断探索,不断开发新型疗法来治疗这些疾病;近些年来,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深入,他们开发出了特殊的抗体疗法来治疗癌症和艾滋病;近日,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就开发出了新型的抗体药物偶联药物来治疗癌症,研究者发现,他们所开发的这种抗体-药物键合物(ADCs)药物有望治疗一些实体瘤和血液癌症。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于癌症激酶靶点的高通量细胞筛选库,日前在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正式建成。该细胞库囊括了近70种癌症激酶靶点,细胞种类达150余种,几乎覆盖了目前已知的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全部激酶及激酶突变细胞。
通过呼吸辨别健康状况由来已久,中医理论中的“望闻问切”就包括了这一诊断方法。但西医通过这种方式诊断疾病的历史却不长。下面总结了5种可以通过呼吸状态就能辨别出的疾病。
肿瘤是身体中一种极易发生与存活的基因变异,它可发生在除头发之外的身体任何部位。同时,它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当的隐匿性,有些恶性肿瘤可能发展很快,扩散和转移,危及人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