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冰箱已经成了食物保鲜的“神器”。然而,你知道吗?有些食物若在冰箱里存放过久,可能会变质,进而成为潜在促进癌症发展的不利因素。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持续提升,已由2015年的40.5%上升至2022年的43.7%。但同时,癌症总体防控形势仍然严峻。
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预计于本周内揭晓,但四款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产品“败北”已是既定事实。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大问题。癌症的致病因素复杂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环境污染、饮食习惯等。而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也可能在不经意间成为癌症的“帮凶”,尤其是在家庭厨房中,电饭煲成为了一个被广泛关注的话题。
11月23日,中国癌症基金会成立40周年纪念暨首届全国肿瘤公益慈善大会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召开。
叶状肿瘤(phyllodes tumor,PT)是一种罕见的乳腺肿瘤,表现出从良性到恶性的可变生物行为。
11月23日,在当日举行的中国癌症基金会成立40周年纪念暨首届全国肿瘤公益慈善大会上,默沙东与中国癌症基金会签署中国低卫生资源地区宫颈癌综合防控项目捐赠协议。
结合人工智能,复旦科学家发现26个疾病相关药物治疗新靶点,成果刊《细胞》
每日邮报近日报道,英国数百名女性准备对强生公司发起集体诉讼,她们指控其生产的爽身粉导致她们患上卵巢癌。
11月23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抗癌网红“湘妹子”因胃癌去世,其儿子悲痛更新了账号告知:妈妈是11月22日下午去世的。公开报道显示,湘妹子出生于1971年,她在去年4月份被确诊胃癌晚期,确诊的时候癌细胞就已经全身转移,没有手术机会,此后湘妹子一直保守治疗,她从最初的120斤瘦到70斤,短短一年多的时间瘦了50多斤。
医生的建议非常清楚:长在头皮、脚底和指甲下的痣,特别容易被忽视,但它们却可能与皮肤癌密切相关。为了确保健康,定期体检和自我观察是非常必要的。毕竟,早发现早治疗,才是对自己身体最好的保护。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我们通常将癌症归因于遗传和生活方式因素,但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肠道菌群在癌症形成中也起到重要作用。在这些致癌菌中,带有pks基因的大肠杆菌尤其引人注目。近期的一项研究深入揭示了pks+大肠杆菌11G5菌株在结直肠癌发展中的独特致癌机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癌症预防思路。
日常生活中,放屁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生理反应,几乎随处可见,不足为奇。然而,当放屁变得异常频繁时,你是否会心生疑虑,担心这是否是身体发出的某种预警信号?特别是关于癌症的传言,更是让人心生恐慌。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团,探讨放屁多背后的真相,以及它可能与哪四种疾病有关。
聚焦肿瘤群体“中国经验”,整合医学思维成诊疗新方向
近日,刘谦出现在第十三届上海国际魔术周活动上,并表示:“我身体情况非常好,现在已经完全康复,跟没事一样”,同时他还透露称,明年3月至5月将再次启动个人魔术巡演。
胰腺癌被称为“癌王”,预后极差,大部分患者在初诊时就已经出现了转移,错过了手术根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