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8年发出“全球消除宫颈癌”的倡议,并于2020年发布了《加速消除宫颈癌的全球策略》,呼吁各国携手应对这一重大挑战。
国内首个获批,可适用于男性的HPV疫苗花落默沙东,该四价HPV疫苗可用于男性预防HPV16、18引起的肛门癌等疾病。行业专家对财联社记者分析认为,本次默沙东HPV疫苗男性适应症的获批是一次新的探索,将对国内同适应症产品起到促进作用,而与女性适应症市场相比,未来男性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
根据中国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我国胃癌的高发年龄已经从40岁-60岁下降到35岁-55岁。这一年龄段的胃癌患者占所有胃癌患者的70%左右。特别是近几年来,18岁-35岁的年轻人患上胃癌的趋势明显增加。
近年来,随着我国癌症发病率的逐年增加,人们对饮食与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关注。近期,一些媒体报道提到,酸菜可能与癌症高发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引发了广泛讨论。作为一种传统的腌制食品,酸菜在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几乎是每个家庭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然而,关于酸菜的健康问题,存在一定的误区和疑虑。
对于做完伽玛刀的患者适量的运动是由非常多好处的。但是适量的静养也是必须的。通过静养能够恢复患者的精气和体力。让身体得到正常的休息。不过不能一直躺在床上,否则会出现肌肉萎缩,导致更严重的不良反应。
无论是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还是遗传因素都可能成为肠道息肉发生的诱因。当察觉到身体异常时请务必给予足够重视并寻求专业帮助。
将酒精与癌症联系起来的证据已经积累了多年,然而不到一半的美国人认为它是一种癌症风险因素。在一项新的建议中,概述了在酒精饮料上贴更强警告标签的必要性,大家知道,酒精摄入是一个主要的可预防的原因。
吸烟对身体的危害,相关数据调查显示,中国是全球人口基数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烟民最多的国家,我国就是世界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时,一般会比较严重,因十二指肠的检查受到胃镜、肠镜等局限性,通常发现比较晚,常需要进行小肠镜检查,小肠镜检查因多数医院没有开展,并且价钱昂贵,临床受到限制,所以十二指肠肿瘤早期发现比较困难。
《欧洲心脏病学杂志》上曾刊登过一项由韩国大学医学院和韩国首尔大学安南医院研究团队共同开展的重磅研究。研究人员就像一群执着的健康侦探,对 978 万人的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在 2009 年时,这些受试者都没有房颤这种心脏疾病。之后,研究人员根据他们的饮酒习惯展开了长时间的随访,密切关注房颤的发生情况。到了 2017 年,结果令人震惊:每周饮酒次数竟然成了最大的风险因素。具体来说,和偶尔酗酒的人相比,那些每天都饮酒的人房颤风险大幅增加,而每周饮酒次数≤1 次的受试者风险则相对最小。不仅如此,饮酒量的多少也和房颤发作紧密相关,每增加 1 毫升的饮酒量,房颤风险就会像被触发的警报一样上升 2%。
HPV导致的宫颈癌是当今世界威胁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为什么说要警惕这个呢?因为一般情况下女性如果没有性生活的话,很少会感染HPV,但是一旦有了性生活之后就很有可能从对方或者在与对方接触的过程中出现HPV的感染。
癌症,是一种令无数人心生畏惧的疾病。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我们对于癌症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现代医学虽然对癌症的治疗和预防提出了很多新的理论和方法,但人们对癌症的饮食管理仍然充满疑问,尤其是关于某些食物是否适合癌症患者的问题。
每个人的身上多多少少都会长有一些痣,大多数人对痣并没有给予多少关注,毕竟这些痣不痛不痒,除了生长在明显部位的痣有些影响美观外,几乎感受不到它对身体带来的影响。
曾经有研究报告指出,癌症的发生与饮食密切相关,生活中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极大影响健康,最终导致癌症的出现。如果你也有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一定要及时纠正,避免在健康受到损害时才后悔莫及。
一些患者不想化疗的原因就出在这些毒副反应上,很害怕,同时也担心身体会因此受到不可逆的损伤,但是大家不用太担心,这些副反应基本都是暂时性的,随着化疗的停止,症状大都会逐渐缓解或者消失。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可能会在某一刻遭遇癌症的威胁。无论是自己,还是身边的亲人,大家都会经历过一些或许极为沉重的时刻——在医院的走廊里,等待着一份检查报告的结果。那份报告里,可能有一连串让人惶恐不安的医学术语,但更让人害怕的,是那一刻无法言说的未知。癌症并不像一些误传的谣言那样,能够通过食用某些食物或奇特的疗法轻易治愈。究竟是什么能真正有效地降低癌症风险、提高我们抗癌的能力呢?答案可能超出你预想的范围,因为癌症的“敌人”并不一定是某种食物,而是你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健康管理习惯,特别是坚持做好一件事——健康管理的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