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一支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科研团队利用CRISPR技术,对乳腺癌重要风险基因BRCA1进行了“饱和式”的基因编辑,详细解析了近4000个不同的单核苷酸变异会对这条基因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人员称,这个发现有望立刻在临床上得到应用。
对肺癌患者来说,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几乎所有的癌症患者都会感到疲劳。疲劳是在癌症治疗期间和之后最常见的副作用,许多癌症治疗以及癌症本身,甚至是其他副作用,都可能导致癌症患者的疲劳。
VCU Massey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一种与牛奶生产有关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以刺激乳腺癌的生长和扩散,并最终成为治疗乳腺癌的新疗法的目标。
个人的性格特征,其实与癌症的发生有很大关系。据相关资料显示,那些患有癌症的人,在性格上往往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如情绪忧郁消极、感情不喜外露、长期焦虑苦闷等。
骨软骨瘤,是儿童比较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主要分为多发性和单发性两种。一般比较常见的是单发性的,多发性的比较少见。骨软骨瘤虽然是良性肿瘤,但对于身体还是会造成一定危害。
上周的一件重磅新闻,就是和黄中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Chi-Med)旗下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Elunate(Fruquintinib,呋喹替尼)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结直肠癌。该药首先进入中国市场后才准备在美国和欧洲推出,这与中国患者在进入西方市场多年后才获得新药的历史模式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是和黄医药首次获得创新药物批准。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癌症,病因仍不明,并且因肿瘤周围有厚厚的基质包围,以致于药物无法到达,限制药效。根据流行病学统计,胰腺癌主要患病风险包括抽烟、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家族史、K-ras和BRCA2基因突变等。几乎80-90%的胰腺癌患者发现时已经达到晚期,无法进行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很低,仅有5-6%左右。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ancer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索尔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特殊的“总开关”,其似乎能够控制肿瘤细胞的动态行为,而这些行为能够让某些型癌症变得难以应对。
联合化疗是癌症治疗之路上的一块里程碑,但是优化其疗效需要对药物的协同作用进行剂量和时间相关的调整,传统的基于实验的调整方法耗时又耗力,效率极低,阻碍了最佳联合疗法的发展。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且具有年轻化的趋势,其病死率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为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我们要寻求新的治疗方法以降低乳腺癌的复发率。
免疫治疗(PD1/PDL1单抗)目前在晚期肿瘤的治疗中已占据一席之地,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从后线到一线,从单药到与传统治疗的联合,都在不断改善患者的整体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会发现免疫治疗起效时间有些慢,不适合病情进展迅速的患者、部分患者疗效不显著等问题。对于这些实际临床问题,目前我们似乎没有充足的数据和理论去否定免疫治疗或是一味盲目坚持。如何帮助患者安全度过不稳定期及加快疗效,免疫联合治疗似乎成为一种重要的解决思路。
如何发现肺癌的蛛丝马迹?肺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变化,肺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都在逐渐上升。
有这样一种癌症,抽烟喝酒会导致患病的几率提高10~20倍,它就是喉癌。
作为这几年肿瘤治疗领域最大的突破,PD-1抗体堪称“抗癌神药”,彻底改变了肿瘤治疗的格局。最近,随着PD-1抗体K药和O药在国内上市,更多癌症患者将有机会接触并使用它。
作为全球首个用于预防肿瘤的疫苗,宫颈癌疫苗自问世以来就备受关注与追捧。近年来,预防宫颈癌的二价、四价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相继在内地上市,而九价疫苗因可预防病毒种类数更多,被不少适龄消费者青睐,有的消费者甚至选择出境接种。近日得到重磅消息,九价疫苗终于要登录国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