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药集团原创1.1 类抗肿瘤新药填补国内空白
广药集团近来动作频频,继上月宣布并购20至30家药企之后。3月27日,记者从广药集团召开科技创新大会上获悉,广药集团宣布引进的“原创1.1类靶向个性化抗肿瘤药物开发及产业化创新团队”成功入选广东省第四批创新团队,获得2000万元政府资助。
据介绍,近期发布的中国肿瘤登记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312万例,平均每天8550人中招,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有5人死于癌症,人们一生中患癌概率为22%。其中,肺癌、胃癌、肝癌成为发病与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此次创新团队将重点关注上述三种中国特别高发的肿瘤,开展三个新药研发:HQP8361、HQP7015及HQP1351,均是自主研发的原创1.1类新药。
广药三个1.1类新药均填补国内空白
随着近年来全球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均不断增加,抗肿瘤药物皆有着很好的市场表现。据了解,2012年国外及国内以格列卫等新型靶向抗肿瘤药物取得了超过300亿美元及20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销售,年增长率均达20%以上。基于强大的市场需求,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已经成为国内外药企重金投入的必争之地,竞争也异常激烈。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新颖性直接关系着未来的市场。
据创新团队核心成员辜列介绍说,这三个新药都是新型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与同类药物相比,团队开发的原创1.1类新药均为全新化学结构的原创药物,具有活性更高或安全性更强等技术优势,特别是具有很好的生物标志物用于选择病人进行个性化治疗,有望替代临床已有药物成为一线药物,市场前景广阔。“这些药物一旦成功上市,将会弥补广东省近几年没有一类新药上市的缺憾,同时将快速形成规模销售,项目市场成熟时或将有望实现百亿元以上的销售。”辜列表示。
抗肿瘤新药项目获政府2000万资助
据广药集团副总经理刘菊妍介绍,目前这三个1.1类抗肿瘤新药项目已成功获得立项并获得广东省专项资金2000万元资助,广州市将配套1000万元的专项财政资金资助。广药集团将投入配套资金进行全面的开发,并提供良好的产业化条件,直至产品产业化并上市。
创新团队除了为广药集团带来新药研发之外,还将形成人才聚集。据悉,该团队将利用广药集团广州医药研究总院、广药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白云山化学药创新中心开展肿瘤病学、新型靶点抗肿瘤药物设计与开发等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预期为广药集团自身培养原创药物设计、开发及转化领域的技术骨干10名以上。
2014广药实现高附加值创新药驱动
在科技创新大会上,广药集团还公布了大南药板块发展战略,将以“白云山”品牌为引领,从营销导向型向创新驱动型升级发展。广药集团董事长李楚源表示,广药从2012年开始设立1亿元大南药创新基金以来,全集团共有25个创新项目获得“大南药”创新基金资助。李楚源表示,2014年是广药的科研布局年。今年将大幅提高了研发投入,着力加快推动新药研发、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促进产品结构从普药为主转变为高附加值创新药驱动。力争到2016年进入“千亿俱乐部”,到2020年销售收入超过1500亿元,进入世界500强。
中国癌症药物网是由九生元新特药房、华夏肿瘤康复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一家药物展示平台,已荣获专业权威资质认证。主营药品:癌症药物、癌症药品、肿瘤药物、肿瘤药品、新特药、癌症药、肿瘤药、癌症新特药、癌症特效药、肿瘤新特药、抗癌药物-咨询热线:400-700-0899
同类文章排行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进展:安罗替尼+伊立替康,能带来哪些新希望?
- 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三特异性抗体与创新双抗药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获批临床试验
- 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二战场”:埃万妥单抗?
- 肺癌没法手术?神药DS-8201+免疫治疗“逆转困局”真实案例!9个月无复发!
- 近40%胃癌患者的新希望!Satri-cel首次让CAR-T治疗实体瘤取得“硬胜利”
- 免疫治疗正在改变癌症治疗,但高血糖风险需要警惕
- EBC-129:靶向CEACAM5/6的新型ADC,为胰腺癌治疗打开新局面!
- 免疫治疗必读:下午3点前用药效果最佳!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 面对奥希替尼耐药,Necitumumab的加入能否逆转局面?
- HER2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及预后因素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