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菜也会“引”癌上身,运用3技巧减少致癌物
文章出处:中国癌症药物网 人气:-发表时间:2016-12-29 15:41:00
煮、炖等烹饪方式自然不会产生致癌物,但很多人偏爱煎、炸食物,这就无法避免了。如何才能在烹饪过程中降低致癌物呢?
技巧1:裹层面糊再煎炸
煎炸的菜品,香味浓郁、口感酥脆,比如炸鸡腿、炸鱼、煎牛排等。煎炸这类食物时,蛋白质经过高温可产生大量的杂环胺、多环芳烃类等强致癌物。所以,在做这类食物时,可在原料外裹一层厚度适中的面糊,再下油锅煎炸。这些面糊就像给原料穿上了一件“保护衣”,不让原料直接在高温的油里加热,可最大程度减少致癌物的产生。
裹面糊时,应尽量均匀、厚度适中,使加热均匀。另外,煎炸食物时一定要控制好火候,不可过久,也不可炸焦。
技巧2:加醋
醋是一种酸味调味品,一般只在使用醋溜、糖醋等烹饪手法时才会加。其实,很多菜的烹饪过程中都可以加醋的。因为食物中的维生素C可阻断亚硝基化合物(一种可导致消化道癌症的物质)的形成。而醋不仅可以保护维生素C不被破坏,还能促进维生素C的吸收。所以,不妨在厨房里配上一瓶醋吧!
技巧3:出锅前勾芡
做菜时,食材里的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会损失到汤中。而芡汁就像是一件“保护衣”,能更多地保留维生素C。通常勾芡要掌握好时间,应在菜肴九成熟时进行。过早会使芡汁发焦;过迟则使菜受热时间长,容易失去脆嫩的口味。
此文关键字:癌症药物网,肿瘤新特药,癌症新特药,癌症药品,肿瘤药品,癌症药物,肿瘤药物
同类文章排行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进展:安罗替尼+伊立替康,能带来哪些新希望?
- 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三特异性抗体与创新双抗药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获批临床试验
- 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二战场”:埃万妥单抗?
- 肺癌没法手术?神药DS-8201+免疫治疗“逆转困局”真实案例!9个月无复发!
- 近40%胃癌患者的新希望!Satri-cel首次让CAR-T治疗实体瘤取得“硬胜利”
- 免疫治疗正在改变癌症治疗,但高血糖风险需要警惕
- EBC-129:靶向CEACAM5/6的新型ADC,为胰腺癌治疗打开新局面!
- 免疫治疗必读:下午3点前用药效果最佳!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 面对奥希替尼耐药,Necitumumab的加入能否逆转局面?
- HER2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及预后因素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