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升至女性癌症第3位 每年一次健康筛查不可少
每年5月25日所在周是国际甲状腺知识宣传周,今年活动的主题是:“其实不怪你,查查甲状腺”,希望公众能够定期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昨日,重庆市肿瘤医院启动了甲状腺宣传周系列宣传义诊活动,该院头颈外科举办了主题为“甲状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健康教育讲座暨甲状腺癌病友联谊会。此外,记者了解到,5月22日~28日上午,该院头颈外科专家挂号费将全部免费,且不限号。
甲状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
上个月,53岁的肖先生手摸发现左颈有一个小肿块,平时注重健康的他意识到可能有问题,于是来到重庆市肿瘤医院检查。医生考虑到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高,尤其是甲状腺微小癌容易忽略,建议肖先生对甲状腺进行全面检查。最开始,肖先生还觉得小题大做,后来一想,左颈的包块反正要做彩超,不如听医生的意见,连着甲状腺彩超一起做了,多花不了什么钱,便采纳了医生的建议。检查结果出来,证实肖先生患上了甲状腺癌并考虑颈淋巴结转移,所幸发现及时,手术成功将病灶切除。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一跃成为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实体肿瘤。”该院头颈外科主任周晓红告诉记者,相关统计显示,2014年重庆市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为5.19/10万,2015年发病率为5.85/10万,去年全国的发病率上升到7.7/10万,甲状腺癌已上升至女性恶性肿瘤第3位。
病因多样需尽早治疗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为何持续上升?周晓红说,甲状腺癌的发病,与环境、遗传因素、饮食、雌激素等均有关。还有就是随着检查手段不断提高,过去检查甲状腺主要依靠触诊、超声等手段,受到肿块位置、大小、患者脖子粗细、长短、肥胖等影响较大;现在因高分辨率的B超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直径2毫米的微小甲状腺癌都能发现。
“但大家也不用太担心,甲状腺结节85%左右都是良性的。”周晓红说,多数甲状腺癌都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经过规范的治疗,早期治疗5~10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周晓红表示,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这是因为甲状腺癌与其他癌症不同,它更为“柔和”,对身体的伤害较小,因此没有症状。此外,甲状腺癌其实“不勤快”,病程长、发展慢,被医生形象地称之为“懒癌”。常常是由本人无意中发现或医生在检查时触及,更多情况下是在进行超声或其他辅助检查时偶然被发现的。所以病情一旦得到及时治疗,一般不会威胁人们生命。
每年最好做一次彩超检查
因此,周晓红建议市民,最好每年做一次甲状腺彩超检查;有家族史的人群缩减到半年一次;如果发现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应根据医嘱进行随访。周晓红说,如果颈部出现无痛肿块,并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同时出现声音嘶哑、吞咽障碍、呼吸困难等症状,就可能是癌变,应尽早到医院诊治。
周晓红说,市民平时可以在家自查:1、照镜子仔细观察脖子是否变粗;2、手指反扣在甲状腺部位,用拇指仔细触摸是否有肿块。
同类文章排行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进展:安罗替尼+伊立替康,能带来哪些新希望?
- 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三特异性抗体与创新双抗药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获批临床试验
- 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二战场”:埃万妥单抗?
- 肺癌没法手术?神药DS-8201+免疫治疗“逆转困局”真实案例!9个月无复发!
- 近40%胃癌患者的新希望!Satri-cel首次让CAR-T治疗实体瘤取得“硬胜利”
- 免疫治疗正在改变癌症治疗,但高血糖风险需要警惕
- EBC-129:靶向CEACAM5/6的新型ADC,为胰腺癌治疗打开新局面!
- 免疫治疗必读:下午3点前用药效果最佳!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 面对奥希替尼耐药,Necitumumab的加入能否逆转局面?
- HER2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及预后因素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