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食管癌等肿瘤五年生存率已高于部分发达国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肿瘤专业质控中心主任、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在国家卫健委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肿瘤防治工作收效良好,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从10年前的30.9%提升到40.5%,食管癌等肿瘤的五年生存率已高于部分发达国家。
赫捷院士认为,近年来医疗创新技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我国肿瘤诊疗水平。胸腹腔镜、机器人等微创外科技术,广泛用于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治疗,减轻患者创伤、提高疗效;三维适形、调强、图像引导、立体定向等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放射治疗定位与照射的精准性,使鼻咽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生存率提高了约5-10%;高通量基因测序、液体活检、药物浓度监测等新技术的应用和分子靶向药物的使用,有效提高了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外科、化疗、放疗、靶向和免疫治疗在内的多学科治疗模式的应用,也显著提升了诊疗效果。
目前,我国已有28个省级肿瘤质控中心,地市级质控中心也陆续成立。为使肿瘤质控工作更加精准,国家正在建设肿瘤大数据平台,已连通14家省级肿瘤医院,收集了150余万肿瘤住院患者诊疗数据。
国家癌症中心已建成肿瘤登记监测点574个,覆盖人口4.3亿,约占全国人口的31.5%,定期发布中国肿瘤登记年报。
赫捷院士介绍,随着我国医疗质量和诊疗能力的提升,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已从10年前的30.9%提升到40.5%。其中上升较为显著的有:子宫体癌,由55.1%上升至72.8%;甲状腺癌,由67.5%上升至84.3%;宫颈癌,由45.4%上升至59.8%;骨肿瘤,由17.1%上升至26.5%;食管癌,由20.9%上升至30.3%。
“下一步,国家癌症中心和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将推动肿瘤分级诊疗体系落地,推广肿瘤治疗新技术应用,加速新药研发进程,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的肿瘤诊疗水平。”赫捷院士说。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进展:安罗替尼+伊立替康,能带来哪些新希望?
- 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三特异性抗体与创新双抗药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获批临床试验
- 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二战场”:埃万妥单抗?
- 肺癌没法手术?神药DS-8201+免疫治疗“逆转困局”真实案例!9个月无复发!
- 近40%胃癌患者的新希望!Satri-cel首次让CAR-T治疗实体瘤取得“硬胜利”
- 免疫治疗正在改变癌症治疗,但高血糖风险需要警惕
- EBC-129:靶向CEACAM5/6的新型ADC,为胰腺癌治疗打开新局面!
- 免疫治疗必读:下午3点前用药效果最佳!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 面对奥希替尼耐药,Necitumumab的加入能否逆转局面?
- HER2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及预后因素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