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希替尼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奥希替尼在二个临床试验中有54%的患者出现血小板降低,1.2%的患者发生3级或4级血小板减少症。
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症时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粘膜(鼻粘膜、口腔粘膜、牙龈、胃肠道粘膜、泌尿生殖道等)出血、瘀斑和紫癜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导致内脏出血和颅内出血,危及生命。血小板减少症还可能导致乏力。
处置方法
药物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分为二类:免疫性药物诱导血小板减少症(DITP)和非免疫性药物诱导血小板减少症(DTP)。
DITP的典型表现为血小板计数迅速下降,通常发生于药物治疗后5~14天,最低可下降至<20×109/L,常伴有皮肤黏膜出血。停药5~7个半衰期后,血小板计数才开始回升。如果患者在停药时有出血症状,可使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1g/kg,连续2天),糖皮质激素通常无效,危及生命的出血可输注血小板。
DTP的典型表现为血小板计数缓慢下降,一般不会低于20×109/L,停药后迅速回升。
患者服用奥希替尼期间,如果血小板计数迅速下降,并低于50×109/L时,排除其它原因后,应暂停奥希替尼。等血小板计数回升至100×109/L以上时,再重新服用奥希替尼。
如果血小板计数下降速度缓慢,而且不低于50×109/L时,可继续服用奥希替尼,并采取食疗、保健品或药物等措施干预。
食疗:30g花生衣加入500mL水中,煎至约150mL,每日3次,每次50mL。
保健品:速愈素和海参等。
药物:利可君片,每日3次,每次20mg,联合其它升白药物比如鲨肝醇片等效果更好。
文章源自:老马希望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进展:安罗替尼+伊立替康,能带来哪些新希望?
- 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三特异性抗体与创新双抗药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获批临床试验
- 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二战场”:埃万妥单抗?
- 肺癌没法手术?神药DS-8201+免疫治疗“逆转困局”真实案例!9个月无复发!
- 近40%胃癌患者的新希望!Satri-cel首次让CAR-T治疗实体瘤取得“硬胜利”
- 免疫治疗正在改变癌症治疗,但高血糖风险需要警惕
- EBC-129:靶向CEACAM5/6的新型ADC,为胰腺癌治疗打开新局面!
- 免疫治疗必读:下午3点前用药效果最佳!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 面对奥希替尼耐药,Necitumumab的加入能否逆转局面?
- HER2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及预后因素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