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片断尺寸开发出新型癌症血液检测技术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国、丹麦、波兰、荷兰和瑞士的科学家们通过对血流中循环的肿瘤DNA片段的尺寸进行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癌症检测技术,文章中,研究者描述了如何在不同类型的癌症中应用这种新型技术。
研究者EllenHeitzer指出,人类的血液中含有许多小型的DNA片段,其中大部分为白细胞,但有时候也会引入其它的分子,比如,孕妇血液中会有来自胎儿机体的DNA,或者机体中会有来自癌变细胞的DNA片段;研究者表示,来自肿瘤的DNA在尺寸上不同于血液中其它类型的DNA,肿瘤的DNA片段尺寸往往要小于其它的DNA片段。
文章中,研究者仔细研究了多种类型癌症在血液中的DNA片段,结果发现,这些肿瘤DNA片段能通过尺寸来进行区分,随后研究者根据不同的尺寸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的度量方法—t-MAD(trimmedmedianabsolutedeviationfromcopynumberneutrality,拷贝数中立的平衡绝对中位差),研究者通过将DNA片段引入血液样本中检测了这种方法的可用性,并且利用台式流体设备对DNA片段进行了重点研究,研究者将其指定为t-MAD评级,随后研究者通过在来自实际癌症患者的血液样本中进行类似的实验检测了他们所开发的方法。
研究者表示,这种新技术非常可靠,在乳腺癌、肠癌、卵巢癌、皮肤癌和胆管癌中该技术能得到94%的阳性结果,而且假阳性率仅为2.5%,同时在检测胰腺癌、肾癌和脑癌上也能得到65%的准确率。目前关于这项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后期研究人员希望能进行大型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来检测该技术的准确性。
参考资料:
FlorentMouliere,DineikaChandrananda,AnnaM.Piskorz,etal.EnhanceddetectionofcirculatingtumorDNAbyfragmentsizeanalysis,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2018).DOI:10.1126/scitranslmed.aat4921
文章源自生物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进展:安罗替尼+伊立替康,能带来哪些新希望?
- 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三特异性抗体与创新双抗药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获批临床试验
- 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二战场”:埃万妥单抗?
- 肺癌没法手术?神药DS-8201+免疫治疗“逆转困局”真实案例!9个月无复发!
- 近40%胃癌患者的新希望!Satri-cel首次让CAR-T治疗实体瘤取得“硬胜利”
- 免疫治疗正在改变癌症治疗,但高血糖风险需要警惕
- EBC-129:靶向CEACAM5/6的新型ADC,为胰腺癌治疗打开新局面!
- 免疫治疗必读:下午3点前用药效果最佳!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 面对奥希替尼耐药,Necitumumab的加入能否逆转局面?
- HER2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及预后因素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