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走向精准治疗,特定亚型对周方案化疗更敏感
肿瘤治疗逐步进入个体化治疗时代,卵巢癌不同亚型对化疗的疗效不同,对不同用药方案的疗效也不同。下文的研究详细分析不同亚群卵巢癌患者对紫杉醇-卡铂化疗的疗效差异。
▼
研究背景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是最常见的卵巢癌组织病理学类型,大多数HGSOCs的诊断处于晚期,因此,药物治疗非常必要。紫杉醇联合卡铂(TC)作为卵巢癌一线标准治疗已使用20多年。
日本开展的一项JGOG3016研究,表明紫杉醇每周一次密集给药与每3周一次的标准治疗方案相比,中位随访6.4年结果显示,剂量密集的紫杉醇+卡铂每周方案(dd-TC)较紫杉醇+卡铂3周方案(TC)可显著改善患者中位PFS(28.1月vs17.5月)和5年OS率(58.6%vs51.0%)。
然而癌症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性差异很大,目前在临床实践中有必要推行个体化治疗。基于肿瘤基质的组织病理学,研究者将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分为间质转化型(MT)、免疫反应型(IR)、实体增殖型(SP)和乳头状腺型(PG)四种亚型,其中MT型预后最差,IR型预后最好。
研究者分析JGOG3016研究中,不同亚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差异,对比不同亚型患者在dd-TC组或c-TC组的疗效差异。
▼
患者基线特征
4个亚型患者在年龄、疾病分期、残余病灶情况均是相似的。
▼
试验结果
研究结果发现,四组亚型的中位PFS分别为IR:5.8年、MT:1.4年、SP:2.1年、PG:1.6年。中位OS分别为IR未达到、MT:3.6年、SP:未达到、PG:5.1年。研究结果和预期一致,MT(间质转化)型预后最差,IR(免疫反应)型预后最好
4个亚型患者分为ddTC组和TC组,2组在年龄、分期、残余病灶上没有统计学的显著差异。比较4种亚型在ddTC和TC之间的PFS差异。
对于MT亚型患者,ddTC组的中位PFS显著优于TC组:1.8年vs1.2年,P=0.01;ddTC组和TC组的总体有效率相似:63%vs67%;ddTC组的完全缓解率高于TC组:33%vs17%。
对于IR、PG亚型患者,ddTC组和TC组间的中位PFS无显著差异,SP亚型患者中ddTC组中位PFS较TC组更长
MT、SP亚型患者ddTC组的中位OS较TC组,有延长的趋势(P=0.08,P=0.18),MT亚型患者中ddTC组相比TC组,复发风险显著降低(HR0.51,95%CI;0.30–0.86)。
▼
结论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每个亚型患者的中位PFS是否因治疗方案的不同而改变,结果正如预期,间质转化(MT)亚型ddTC组的中位PFS明显优于TC组。MT亚型对ddTC方案反应良好的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Reference:Themesenchymaltransitionsubtypemoreresponsivetodosedensetaxanechemotherapycombinedwithcarboplatinthantoconventionaltaxaneandcarboplatinchemotherapyinhighgradeserousovariancarcinoma:AsurveyofJapaneseGynecologicOncologyGroupstudy(JGOG3016A1)
文章源自找药宝典,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进展:安罗替尼+伊立替康,能带来哪些新希望?
- 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三特异性抗体与创新双抗药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获批临床试验
- 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二战场”:埃万妥单抗?
- 肺癌没法手术?神药DS-8201+免疫治疗“逆转困局”真实案例!9个月无复发!
- 近40%胃癌患者的新希望!Satri-cel首次让CAR-T治疗实体瘤取得“硬胜利”
- 免疫治疗正在改变癌症治疗,但高血糖风险需要警惕
- EBC-129:靶向CEACAM5/6的新型ADC,为胰腺癌治疗打开新局面!
- 免疫治疗必读:下午3点前用药效果最佳!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 面对奥希替尼耐药,Necitumumab的加入能否逆转局面?
- HER2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及预后因素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