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揭示前列腺癌发生骨转移的机制及过程
前列腺癌在扩散到骨骼后往往会变得致命,而这种致命特征背后的过程,可能会作为骨靶向放射治疗的目标,以及潜在的新疗法,转而对抗前列腺癌。
杜克癌症研究所(Duke Cancer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在近日发表于《PLOS ON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描述了前列腺癌细胞如何发展出模仿成骨细胞的能力,使其能够在骨微环境中增殖。
用放射性同位素镭233攻击这些细胞,这种放射性同位素选择性地攻击骨转移中的细胞,已经被证明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但是,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镭在骨头里是如何工作的。
这种模拟过程的成像可能导致更有效地使用镭233,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来治疗或防止前列腺癌向骨扩散。
"考虑到大多数死于前列腺癌的男性都有骨转移,这项研究对于理解这一过程至关重要,"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医学博士Andrew Armstrong说道,他是杜克癌症研究所前列腺癌和泌尿系癌症研究中心的主任。
Armstrong和他的同事们招募了一个由20名有症状的骨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组成的小研究小组。当分析来自研究参与者的循环肿瘤细胞时,他们发现骨形成酶似乎普遍表达,并且在这些前列腺癌细胞中骨形成通路的基因改变也很常见。
他们在另一项涉及40多名前列腺癌和骨转移患者的多中心试验中证实了这些新的基因发现。
在使用镭-223治疗后,研究人员发现放射性同位素集中在骨转移灶中,但肿瘤细胞仍在循环,癌症在治疗后6个月内进展。研究人员在这些肿瘤细胞中发现了一系列复杂的基因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使它们能够持续存在,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对辐射的抵抗力。
Armstrong说:"骨模仿性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前列腺癌向骨转移,但也可能有助于吸收骨转移灶内的镭-223,从而增强这种骨靶向放射治疗的疗效。"他说,通过绘制前列腺癌骨转移这一致命途径的图谱,这项研究为设计更好的肿瘤靶向治疗指明了新的靶点,从而为研究的关键领域指明了方向。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管好这三步,RET融合肺癌患者少走弯路,活得更长更好!
- EGFR突变患者进展了别慌,从耐药检测到治疗选择这样做能找到新出路
- 这种药会降低10倍生存期,请肺癌患者警惕使用!
- 免疫治疗对EGFR突变肺癌有效吗?
- 新型免疫细胞疗法TILS,仅一次治疗为晚期头颈癌患者带来“稳定”的希望!
- 晚期肺癌跨过9年!他坦白秘密:抗癌4大法宝里,这件事最有效
- 演员李菁菁瘦到认不出 曾患乳腺癌如今已战胜病魔
- 临床植入式电极精准定位脑深部肿瘤边界
- 当FDA超级加倍重视OS,能否影响肿瘤药物研发格局?
- 预后极差、治疗选择有限 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迎创新疗法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