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浸润淋巴细胞特征预测早期/中期肝癌患者的生存
肝细胞肝癌(简称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范围内年死亡患者超过约70000例。其临床预后不仅与肿瘤自身和潜在肝脏疾病有关,同时与肿瘤异质性也密切相关。目前,针对肝癌患者的预后评估,依赖于肿瘤个数、直径、血管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等传统指标。研究指出,肝癌是一种异质性极高的肿瘤。处于同一肿瘤分期的肝癌患者,其临床预后可能不尽相同。因此,如何从肿瘤微环境探寻新颖的预测指标,将有助于为肝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术后管理方案,促进患者远期生存。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史颖弘教授团队在BMC Medicine 发表了文章"Tissue-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Signature Predicts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Early/Intermediate 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作者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352例肝癌组织样本(训练集)内检测了28种肝癌免疫特征。根据LASSO Cox筛选出5种免疫特征,建立了新型的组织相关免疫特征(tissue-related immune signature,TRIS)评分,包括CD3intratumoral (T) , CD27T , CD68peritumoral (P) , CD103T和PD1T等。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表明,TRIS评分、GGT、肿瘤直径和肿瘤分化是早/中期肝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据此,作者联合以上四种指标构建出肝癌患者个体化的免疫临床预后指数模型(immune clinical prognostic index,ICPI)。
为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作者利用在393例独立的肝癌队列中(验证集)检测TRIS评分。训练集和验证集的C-index分别为0.691(95%CI, 0.642-0.739)和0.686(95%CI, 0.637-0.735)。ROC曲线分析显示,在训练集和验证集内ICPI模型的预测能力均优于Okuda、CLIP、LCSGJ和BCLC等7种传统肝癌分期系统。作者根据58.5和86.2作为cutoff值,将队列分为3个亚组(Score 1、Score 2和Score 3)。同质性检验和校正AIC统计分析证明,各亚组的同质性和AIC好于其他7种肝癌分期。同样,该结果在训练集中得到进一步验证。因此,肝癌TRIS评分可能补充了传统临床病理指标在预后预测方面的不足。与传统肝癌分期系统相比,ICPI模型在早/中期肝癌患者中可能提供更好的预后预测效果。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进展:安罗替尼+伊立替康,能带来哪些新希望?
- 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三特异性抗体与创新双抗药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获批临床试验
- 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二战场”:埃万妥单抗?
- 肺癌没法手术?神药DS-8201+免疫治疗“逆转困局”真实案例!9个月无复发!
- 近40%胃癌患者的新希望!Satri-cel首次让CAR-T治疗实体瘤取得“硬胜利”
- 免疫治疗正在改变癌症治疗,但高血糖风险需要警惕
- EBC-129:靶向CEACAM5/6的新型ADC,为胰腺癌治疗打开新局面!
- 免疫治疗必读:下午3点前用药效果最佳!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 面对奥希替尼耐药,Necitumumab的加入能否逆转局面?
- HER2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及预后因素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