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TGF-β高低直接影响肝癌免疫疗效,低水平患者的生存期超过2年!
K药二线治疗肝癌(HCC)的III期研究KEYNOTE-240失败,肝癌免疫治疗再次蒙上一层迷雾。如何筛选K药的获益人群成为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cancer杂志最新发现,血浆TGF-β可以预测K药治疗HCC的疗效,以200pg/mL为分水岭,TGF-β<200pg/mL患者的中位OS和PFS均超过25个月。
这是一项迈阿密大学西尔维斯特综合癌症中心开展的单中心试验,招募了29例肝细胞癌患者,试验不限制巴塞罗那临床分期,大部分为白种人,绝大部分(28例)患者为Child-PughA级,4例患者索拉非尼治疗进展,6例患者无法耐受索拉非尼,19例患者拒绝索拉非尼治疗。29例患者予Pembrolizumab治疗,200mg,每3周一次。为探索循环生物标志物与预后的关系,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循环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如IL-1β,IL-6,IL-8,IL-12,IL-18,IFN-γ,TGF-β,IL-10,CXCL9,CCL4,CCL5,PD-L1,andPD-L2。
试验入组29例肝细胞癌患者,28例可评估疗效,只因1例患者注射一次K药的一周后,出现肝转移导致的直肠出血,需要进行放疗,而试验期间不允许放疗。
在其余的28例患者中,1例患者CR,8例患者PR,ORR为32%。4例患者SD,且其中3例患者肿瘤缩小<30%,DCR为46%。患者的缓解持续时间分别为4个月、7个月、8个月、8个月、9个月、12个月、13个月、17个月和20个月(中位缓解时间未达到)。
中位随访时间为17个月,中位OS为13个月,中位PFS为4.5个月。在最后一次随访时,28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仍在随访,其中1例患者完成了2年治疗,正在接受治疗后的随访。
研究分析K药对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和未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的疗效,发现10例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患者中,4例患者出现抗肿瘤免疫应答;18例未接受索拉非尼治疗患者中,5例患者出现抗肿瘤免疫应答。
10例患者检测PD-L1水平。6例患者PD-L1阴性,其中2例患者PR;4例患者PD-L1阳性,其中1例患者PR,提示PD-L1表达水平与治疗反应无明显相关性,但考虑到可评估患者数量有限。
安全性上,76%(22例)患者出现治疗相关不良反应,10%(3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为皮疹、疲劳和腹泻,通常为1/2级。最常见的实验室指标不良反应为AST升高、ALT升高、血清胆红素升高(1/2级)。
这项研究特意指出了一位假性进展的案例,患者初诊时的胸壁肿块6.5cmX5.2cm,病理确诊为HCC。K药治疗2个月后,肿块增长到7.8cmX5.9cm,然后缓慢缩小,9个月后缩小到4.9cmX2.2cm。
研究进一步分析血浆中的循环生物标志物与K药疗效的联系。29例患者中,24例患者提供了K药治疗前和治疗后60-90天内的血浆样本,研究的循环生物标志物包括,IL-1β,IL-6,IL-8,IL-12,IL-18,IFN-γ,TGF-β,IL-10,CXCL9,CCL4,CCL5,PD-L1,PD-1,和PD-L2。患者分为应答组(CR、PR、SD)和无应答组。
两组K药治疗前的循环生物标志物对比显示,应答组的TGF-β水平远低于无应答组(141.9pg/mLvs1071.8pg/mL)。其他生物标志物与临床反应无统计学意义。为探究TGF-β与OS、PFS的关系,将TGF-β分层为(≥200pg/mLand<200pg/mL),TGF-β≥200pg/mL组的中位OS和中位PFS分别为7个月、2个月;TGF-β<200pg/mL组的中位OS和中位PFS均>25个月。结果表明,低水平的TGF-β预示K药治疗HCC的PFS和OS更佳。
总结
这项研究表明,TGF-β能够预测K药治疗HCC的疗效,200pg/mL为分界,TGF-β水平<200pg/mL,PFS和OS更高。有细胞学研究证实,TGF-β信号通路通过抑制CD8+效应T细胞,抑制免疫疗效。尿路上皮癌小鼠模型试验中,小鼠接受抗TGF-β抗体和抗PD-L1抗体联合治疗,TGF-β水平下降,促进T细胞浸润肿瘤,最终肿瘤消退。
默克近年推出新一代PD-L1/TGF-β双功能融合蛋白bintrafuspalfa(M7824),正在开展对多种实体瘤的临床研究。M7824是一个双功能融合蛋白,PD-L1单克隆抗体avelumab的C端融合TGFβtypeIIreceptor(TGFR-2)胞外区,通过激活CD8+T细胞和NK细胞,减少肿瘤负荷,延长生存期,相比TGF-β抗体单药治疗。
参考文献:
Phase2StudyofPembrolizumabandCirculatingBiomarkerstoPredictAnticancerResponseinAdvanced,UnresectableHepatocellularCarcinoma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找药宝典所有
同类文章排行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进展:安罗替尼+伊立替康,能带来哪些新希望?
- 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三特异性抗体与创新双抗药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获批临床试验
- 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二战场”:埃万妥单抗?
- 肺癌没法手术?神药DS-8201+免疫治疗“逆转困局”真实案例!9个月无复发!
- 近40%胃癌患者的新希望!Satri-cel首次让CAR-T治疗实体瘤取得“硬胜利”
- 免疫治疗正在改变癌症治疗,但高血糖风险需要警惕
- EBC-129:靶向CEACAM5/6的新型ADC,为胰腺癌治疗打开新局面!
- 免疫治疗必读:下午3点前用药效果最佳!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 面对奥希替尼耐药,Necitumumab的加入能否逆转局面?
- HER2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及预后因素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