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绘制肝癌药物基因组学“蓝图”
8月1日,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Cell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惠利健研究组、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亦学研究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张海斌研究组以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施晓雷合作的题为A Pharmacogenomic Landscape in Human Liver Cancers 的研究论文。该工作报道了目前最大的肝癌细胞模型平台和最详细的肝癌细胞药物基因组学。通过整合大规模测序和高通量药物筛选数据,研究人员建立了肝癌中基因组变异与药物响应的相关性,发现了新的治疗靶点和分子标志物(如图)。
近五年,李亦学研究组针对肿瘤药物基因组学中遇到的小样本大数据等挑战,开发鉴定药敏标志物和预测药效的算法,并将其应用于肿瘤细胞系和小鼠移植模型。在这项最新的研究进展中,惠利健研究团队将肝癌细胞系体外建立的效率提高到50%,构建了全世界最大规模的肝癌细胞系平台(包括50株新建立的中国病人来源的肝癌细胞系和31株发表的肝癌细胞系),并测试了90种药物在81株细胞系中的响应情况。李亦学团队负责生物信息数据分析,构建了81株细胞系的突变图谱和表达图谱,并通过整合细胞系药物响应、基因组、转录组数据,发现了新的潜在的治疗策略和分子标志物。进一步的实验验证了部分候选标志物对药效的影响,如:CTNNB1激活突变与抑制HDAC联合致死,DKK1高表达与Sorafenib的敏感性等。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进展:安罗替尼+伊立替康,能带来哪些新希望?
- 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三特异性抗体与创新双抗药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获批临床试验
- 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二战场”:埃万妥单抗?
- 肺癌没法手术?神药DS-8201+免疫治疗“逆转困局”真实案例!9个月无复发!
- 近40%胃癌患者的新希望!Satri-cel首次让CAR-T治疗实体瘤取得“硬胜利”
- 免疫治疗正在改变癌症治疗,但高血糖风险需要警惕
- EBC-129:靶向CEACAM5/6的新型ADC,为胰腺癌治疗打开新局面!
- 免疫治疗必读:下午3点前用药效果最佳!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 面对奥希替尼耐药,Necitumumab的加入能否逆转局面?
- HER2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及预后因素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