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手术放化疗外,肺癌治疗还有两把“密钥”
肺癌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约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五分之一,是当前肿瘤防控的重点疾病。我们亟需新的治疗方案来改善患者的生存获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当前,肺癌的治疗手段仍以手术以及放化疗为主。随着靶向药物的持续发展和肿瘤免疫治疗的日益精进,晚期肺癌的治疗在基因突变与分子分型领域,频现亮点,屡有斩获,晚期肺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逐渐延长。
靶向药物治疗可延长晚期患者中位总生存期
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其中80%-85%为非小细胞肺癌, 亚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基因EGFR突变阳性比例高达30%-40%。目前,靶向药物已经由最初的一代发展到二代、三代,2019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公布的III期临床试验FLAURA的总生存期(OS)数据结果,证实了对于EGFR突变阳性晚期肺癌患者将三代靶向药物奥希替尼提前到一线用药对比当前标准EGFR-TKI能为患者带来更长的总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即中位总生存期为38.6个月,成为目前唯一一个单药一线治疗可以让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位总生存期超过3年的药物。
靶向药物凭借高精准治疗优势,已成为肿瘤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过去十几年,肺癌靶向药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不断取得突破,肺癌的几种分子突变都已经有了相应的有效治疗措施,如EGFR突变、EML4-ALK融合等,还有正在研究中的BRAF突变,也有了相应的药物。靶向药物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选择,让患者继续有尊严地生存下去。
一线使用肿瘤免疫治疗,降低近40%死亡风险
过去,晚期肺癌患者活过五年的少之又少,五年生存率基本为零。现在,肿瘤免疫治疗成为肺癌患者的又一福音,五年生存率达到15.5%,用于一线治疗更是高达23.2%。此次临床数据基于III期临床试验KEYNOTE-042研究,其中262例中国患者。从数值上看,中国患者使用免疫治疗,比全球患者的数据更好,降低的死亡风险接近40%,安全性也优于化疗。只要是PD-L1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无论是腺癌还是鳞癌,都可以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获得“去化疗”的治疗新选择。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批准PD-1抑制剂药物帕博利珠单抗适用于PD-L1表达阳性且无特定基因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单药治疗。也就是说,这是首个且唯一一个在中国获批既可以作为单药、也可以与化疗联合用于相应适应症范围内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PD-1抑制剂。免疫治疗已经成功奠定了无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地位。
肿瘤免疫治疗进入中国已经一年多,适应症不断扩展,从二线治疗到一线治疗,从单药到联合,药物可及性持续提高。未来,肿瘤免疫治疗还会进一步扩展人群和癌种探索,尝试与放疗和外科手术的联合,切实造福癌症患者。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进展:安罗替尼+伊立替康,能带来哪些新希望?
- 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三特异性抗体与创新双抗药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获批临床试验
- 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二战场”:埃万妥单抗?
- 肺癌没法手术?神药DS-8201+免疫治疗“逆转困局”真实案例!9个月无复发!
- 近40%胃癌患者的新希望!Satri-cel首次让CAR-T治疗实体瘤取得“硬胜利”
- 免疫治疗正在改变癌症治疗,但高血糖风险需要警惕
- EBC-129:靶向CEACAM5/6的新型ADC,为胰腺癌治疗打开新局面!
- 免疫治疗必读:下午3点前用药效果最佳!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 面对奥希替尼耐药,Necitumumab的加入能否逆转局面?
- HER2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及预后因素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