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旗下ADC药物赫赛莱获批
罗氏制药中国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批准创新靶向药物赫赛莱?(英文商品名:Kadcyla?,通用名:恩美曲妥珠单抗),单药适用于接受了紫杉烷类联合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新辅助治疗后仍残存侵袭性病灶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作为获批的单药治疗实体瘤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s),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个HER2靶向ADC产品,此次赫赛莱?的获批,丰富了我国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在新辅助治疗手术后仍有残存病灶强化辅助治疗的选择,让这部分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离治愈更近一步。
早期乳腺癌治愈之路上的精益求精 全新作用机制助力临床突破
本次赫赛莱?的获批是基于KATHERINE研究,这是第一个针对新辅助治疗手术后仍有残存病灶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如何优化辅助治疗的全球、多中心、III期关键注册性临床研究。尽管赫赛汀?(曲妥珠单抗)和帕捷特?(帕妥珠单抗)的上市改变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群体的临床结局,但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辅助治疗使用赫赛汀?(曲妥珠单抗),10年后仍有约25%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会复发转移。而新辅助治疗使用赫赛汀?(曲妥珠单抗)+帕捷特?(帕妥珠单抗)双靶治疗后,也仍有约40-60%的患者未达到pCR,而这些新辅助治疗后未达到pCR的患者5年内复发风险高于pCR的患者,少数风险甚至接近80%。赫赛莱?(恩美曲妥珠单抗)为这部分患者同样带来希望。
KATHERINE研究显示,赫赛莱?(恩美曲妥珠单抗)组患者辅助治疗后3年内,无侵袭性癌生存率(iDFS)达到88.3%,曲妥珠单抗单药组为77%,两组绝对差异11.3%(HR:0.5, 95% CI:0.39-0.64, P<0.001),而且KATHERINE研究也证实在使用T-DM1以后,无论ER阳性还是阴性,是否可手术,甚至肿瘤残留很小的患者、小于1cm或者淋巴结阴性的患者,风险比HR为0.6 ,意味着对于新辅助治疗手术后仍有残存病灶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在使用恩美曲妥珠单抗治疗后,能够进一步降低50%的疾病复发及死亡风险。
赫赛莱?(恩美曲妥珠单抗)在治疗中能有如此惊艳的表现,与其创新的作用机制不无关系。赫赛莱?(恩美曲妥珠单抗)是将经典的抗HER2靶向药物赫赛汀?(曲妥珠单抗)与抑制微管聚集的化疗药物美登素通过硫醚连接子连接成的稳定的抗体偶联药物,具有靶向肿瘤细胞的杀伤特点,也被成为“生物导弹”。赫赛莱?(恩美曲妥珠单抗)可向HER2阳性癌细胞直接递送强效化疗药物,充分发挥靶向药物的作用,又能进行化疗杀伤作用,并可同时限制健康组织免受其害。
早期乳腺癌患者仍存在高复发风险 新药为后续治疗带来新的决策点
目前在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治疗中,手术前的新辅助治疗和手术后的辅助治疗都是早期肿瘤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早期乳腺癌的治疗目的是为患者提供最佳治愈机会。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目标不仅是将不可手术的乳腺癌降期为可手术乳腺癌;将不可保乳的乳腺癌降期为可保乳的乳腺癌;而且可获得体内药物敏感性信息,从而指导后续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KATHERINE研究显示对新辅助治疗手术后仍有残存病灶的患者,辅助治疗阶段使用赫赛莱?(恩美曲妥珠单抗),可降低50%的患者发生癌症复发或死亡的风险。因此根据新辅助治疗后患者是否能够达到pCR,将成为未来个体化辅助治疗的治疗决策点。
据Neosphere研究显示,与单纯赫赛汀?(曲妥珠单抗)的治疗相比,帕捷特?(帕妥珠单抗)联合赫赛汀?(曲妥珠单抗)的新辅助抗HER2治疗可改善高危患者的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率,但仍有60%的患者不能在新辅助治疗后,实现病理学完全缓解(pCR)。
药品研发不断创新 逐步覆盖乳腺癌全病程
在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领域中,罗氏研发的药品已建立起从最初的新辅助治疗、术后的辅助治疗、以及晚期一线治疗全程的抗HER2治疗体系,越来越多的中国患者从治疗中获益。
除了HER2阳性乳腺癌,罗氏制药也在目前最为凶险的乳腺癌分类之一——三阴性乳腺癌治疗领域取得进展。其抗PD-L1肿瘤免疫治疗药物,Tecentriq?(阿替利珠单抗),作为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肿瘤免疫疗法药物已经获得FDA批准。Tecentriq?可以与肿瘤细胞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上表达的PD-L1配体蛋白结合,阻断其与PD-1和B7.1受体的相互作用。通过阻断PD-L1通路,Tecentriq?可以有效激活T细胞。
关于KATHERINE研究
KATHERINE研究共纳入了1486名新辅助治疗期间接受含赫赛汀?(曲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和紫杉烷类化疗,手术后仍有残存病灶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使用恩美曲妥珠单抗3.6mg/kg或赫赛汀?(曲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6mg/kg,每3周服用一次,总共完成14个周期。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进展:安罗替尼+伊立替康,能带来哪些新希望?
- 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三特异性抗体与创新双抗药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获批临床试验
- 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二战场”:埃万妥单抗?
- 肺癌没法手术?神药DS-8201+免疫治疗“逆转困局”真实案例!9个月无复发!
- 近40%胃癌患者的新希望!Satri-cel首次让CAR-T治疗实体瘤取得“硬胜利”
- 免疫治疗正在改变癌症治疗,但高血糖风险需要警惕
- EBC-129:靶向CEACAM5/6的新型ADC,为胰腺癌治疗打开新局面!
- 免疫治疗必读:下午3点前用药效果最佳!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 面对奥希替尼耐药,Necitumumab的加入能否逆转局面?
- HER2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及预后因素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