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有望快速锁定胃癌细胞的新技术
胃癌是全球第三大引发人群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大约有超过100万新发病例,而且每年约有80万人死于胃癌,胃癌患者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是研究人员很难对胃癌的腹膜转移进行早期诊断。肿瘤细胞的分离和鉴定对于癌症腹膜转移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癌症患者腹膜灌洗液中癌细胞的含量较低,传统的检测方法往往缺乏灵敏性,无法满足临床需求。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就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光学诱导的电动力学(OEK,optically induced electrokinetics)微流体方法,其能用于对胃癌细胞进行无标签的分离和表征分析。首先研究人员制作了一种新型基于OEK的微流体芯片来从患者的腹水中分离胃癌细胞,并对其电化学特征进行分析,随后研究者建立了一种细胞聚合模型和细胞膜电容溶液模型。
研究者表示,胃癌细胞和腹膜灌洗液细胞之间的尺寸和电气特性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同,因此利用基于OEK的方法从理论上来讲就能将胃癌细胞从患者的腹水和腹膜灌洗液中分离出来;通过实验,研究人员从6名患者的腹水中分离到了胃癌细胞,其纯度高达71%,相比传统的临床腹膜转移检测方法而言,这种新方法解决了灵敏度较低的问题,同时其还是一种无标签、无损且能实现快速检测的技术,研究人员在5分钟内就能在OEK微流体芯片中分离并收集胃癌细胞。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能获得胃癌细胞和腹膜灌洗液细胞的细胞膜电容信息,这些信息或能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而其同时也是细胞信息的一部分;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新型基于OEK的方法能够检测胃癌患者腹水中的游离癌细胞,并能加快对胃癌腹膜转移的诊断。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进展:安罗替尼+伊立替康,能带来哪些新希望?
- 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三特异性抗体与创新双抗药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获批临床试验
- 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二战场”:埃万妥单抗?
- 肺癌没法手术?神药DS-8201+免疫治疗“逆转困局”真实案例!9个月无复发!
- 近40%胃癌患者的新希望!Satri-cel首次让CAR-T治疗实体瘤取得“硬胜利”
- 免疫治疗正在改变癌症治疗,但高血糖风险需要警惕
- EBC-129:靶向CEACAM5/6的新型ADC,为胰腺癌治疗打开新局面!
- 免疫治疗必读:下午3点前用药效果最佳!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 面对奥希替尼耐药,Necitumumab的加入能否逆转局面?
- HER2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及预后因素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