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实时”转录组学揭示果蝇接种肿瘤细胞后的免疫防御机制
此前研究发现,通过将致癌的RasV12细胞注射到成年雄性果蝇中,会在经过几天的滞后期后大量繁殖,并导致2至3周后果蝇死亡。针对这一现象,来自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的Jules A. Hoffmann团队等人对细胞注射期间的转录组特征进行了研究。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PNAS》杂志上。
首先,作者检测了果蝇在注射癌细胞(OC)或非致癌性细胞(EC)后的细胞增殖,个体存活以及行为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接种OC之后细胞会出现大量增殖,其速率明显高于EC。与此同时,果蝇接种OC之后的存活率则明显低于EC组。
之后,作者对接种后OC在果蝇体内的分布以及呼吸道的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接种当天,OC主要集中在呼吸道附近,而在随后的时间内住家蔓延至多种不同的器官组织。此外,OC对肌肉组织的干扰伴随着果蝇活动能力的下降。
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接种OC之后果蝇的基因表达水平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结果显示:OC的注射早期会引发果蝇体内大规模转录反应,出乎意料的是,其中包括100多个编码各种家族化学感受器的基因。具体而言,接种OC之后诱导的基因动力学以及身份特征与注入病原微生物时产生的明显不同。在接种OC之后的时间内,数百种基因被上调,证明了果蝇具有强烈的分解代谢活性,活跃的气管形成和角质形成以及压力和炎症反应。注射后第11天,从宿主果蝇中分离出的GFP阳性致癌细胞的转录组谱与宿主的转录组谱显著不同,同时与注射时的转录组谱系特征也存在不同。
综上,作者通过包括转录组学分析在内的多种手段,揭示了癌细胞接种对果蝇各表型的影响,并且对导致上述表型的内在机制提出了新的思路。(生物谷 Bioon.com)
原始出处:Di Chen, Arghyashree Roychowdhury-Sinha, Pragya Prakash et al.,A time course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of host and injected oncogenic cells reveals new aspects of Drosophila immune defense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Mar 2021, 118 (12) e2100825118; DOI: 10.1073/pnas.2100825118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管好这三步,RET融合肺癌患者少走弯路,活得更长更好!
- EGFR突变患者进展了别慌,从耐药检测到治疗选择这样做能找到新出路
- 这种药会降低10倍生存期,请肺癌患者警惕使用!
- 免疫治疗对EGFR突变肺癌有效吗?
- 新型免疫细胞疗法TILS,仅一次治疗为晚期头颈癌患者带来“稳定”的希望!
- 晚期肺癌跨过9年!他坦白秘密:抗癌4大法宝里,这件事最有效
- 演员李菁菁瘦到认不出 曾患乳腺癌如今已战胜病魔
- 临床植入式电极精准定位脑深部肿瘤边界
- 当FDA超级加倍重视OS,能否影响肿瘤药物研发格局?
- 预后极差、治疗选择有限 HER2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迎创新疗法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