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相关性肝癌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吴斌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杂志Autophagy在线发表了题为“HBx induc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genesis through ARRB1-mediated autophagy to drive the G1/S cycl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阐明了乙肝相关性肝癌癌变过程中的新机制,为乙肝相关性肝癌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及潜在的治疗靶点。
目前在我国乃至全球,乙肝仍然是一个严峻的健康挑战,其导致的肝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位居全球前列,因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V)导致的乙肝相关性肝癌一直是威胁健康的重要杀手。虽然乙肝抗病毒药物的应用能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但由于病毒DNA整合于宿主染色体导致病毒DNA的持续复制,特别是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 (HBx)的持续表达,是导致乙肝相关性肝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吴斌教授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乙肝相关性肝癌发病机制及临床防治研究,既往研究已揭示β-arrestin1 (ARRB1)通过调控Akt信号通路在肝细胞癌变中发挥重要作用(Nat Commun. doi: 10.1038/ncomms8369)。在此基础上,吴斌教授带领杨逸冬副主任医师、雷一鸣博士等历经5年科研攻关,进一步发现了乙肝相关性肝癌变的重要机制。
研究表明,乙肝病毒表达的HBx蛋白显着促进ARRB1高表达,这种高表达的ARRB1可以作为支架蛋白介导HBx和LC3结合,从而促进细胞的自噬过程,并通过调控CDK2-CCNE1复合物加速了肝细胞的恶性增殖周期,最终导致肝细胞癌变。(生物谷Bioon.com)
同类文章排行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进展:安罗替尼+伊立替康,能带来哪些新希望?
- 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三特异性抗体与创新双抗药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获批临床试验
- 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二战场”:埃万妥单抗?
- 肺癌没法手术?神药DS-8201+免疫治疗“逆转困局”真实案例!9个月无复发!
- 近40%胃癌患者的新希望!Satri-cel首次让CAR-T治疗实体瘤取得“硬胜利”
- 免疫治疗正在改变癌症治疗,但高血糖风险需要警惕
- EBC-129:靶向CEACAM5/6的新型ADC,为胰腺癌治疗打开新局面!
- 免疫治疗必读:下午3点前用药效果最佳!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 面对奥希替尼耐药,Necitumumab的加入能否逆转局面?
- HER2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及预后因素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