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七成患者获益!宗格替尼靶向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携带HER2基因突变的患者面对治疗选择有限。宗格替尼(Zongertinib,代号BI1810631)是一款高选择性共价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专门针对HER2突变,且不影响正常EGFR,成为晚期HER2突变NSCLC患者的新希望。
临床试验数据亮眼,疗效显著
根据2025年AACR年会公布的BeamionLUNG-1(NCT04886804)1a/b期临床数据,宗格替尼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HER2突变晚期NSCLC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疗效。特别是携带酪氨酸激酶结构域(TKD)突变的患者中(队列1,75人),总体缓解率(ORR)高达71%,包括7%完全缓解和64%部分缓解。疾病控制率(DCR)达到96%,患者靶病变最大缩小中位数为43%。
对于携带非TKD突变患者(队列3,20人),ORR为30%,DCR为65%。而曾接受HER2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治疗的患者(队列5,31人)ORR达到48%,疾病控制率高达97%。其中既往接受过Enhertu(DS-8201)治疗患者的ORR也达41%。
疗效持久,生活质量有保障
队列1数据还显示,中位缓解时间为1.4个月,缓解持续时间(DOR)中位为14.1个月,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达12.4个月。其中44%的患者在数据截止时仍在接受治疗,显示出疗效的稳定性和耐受性。
安全性好,副作用轻微且可控
宗格替尼的安全性在各患者队列中表现一致,未见间质性肺疾病的严重不良事件。多数副作用为轻中度,常见的包括腹泻(56%,其中3级1%)、皮疹(33%)、肝功能轻度异常(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2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21%)、恶心(15%)、皮肤干燥(15%)、瘙痒(13%)、血液指标轻度下降如白细胞减少(13%)、贫血(12%)和中性粒细胞减少(12%)。仅有少数患者因此减少剂量(7%)或停止治疗(3%)。
专家观点:适用人群广泛,含脑转移患者
该研究主要作者、MD安德森癌症中心教授JohnV.Heymach博士强调,宗格替尼不仅在携带TKD和非TKDHER2突变的NSCLC患者中均显示临床益处,还对有脑转移的患者同样有效,拓宽了治疗覆盖面。
FDA已于2025年2月授予宗格替尼新药申请优先审查资格,期待早日为更多HER2突变不可切除或转移性NSCLC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文章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强有力的肺癌新药宗格替尼(Zongertinib)
- 三元基因:人干扰素1b治疗黑色素瘤获专家共识 细胞治疗临床研究取得积极进展
- 立康生命AI+个性化mRNA肿瘤疫苗完成首针患者给药,开启个性化肿瘤免疫治疗新时代
- 客观缓解率达到61%!靶向KRAS G12D突变,Zoldonrasib显现初步疗效
- 中国血液肿瘤治疗迎来突破性进展:瑞金医院率先应用新一代BTK抑制剂
- 头对头对比替雷利珠,贝莫苏拜显著降低了肺癌患者疾病进展风险
- 第三款在美获批的国产PD-1肿瘤药来了,影响多大?
- 双靶点抗癌新药EMB-02,首次人体临床试验治疗多种实体瘤有效,部分患者病灶大幅度缩小!
- 少即是多!肺癌降级治疗策略显成效,降低副作用同时不损疗效
- 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新添药物选择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