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联合化疗再证优势,菲诺利单抗为晚期鳞状NSCLC二线治疗提供新选择
肺癌作为全球高发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比达80%-85%,这类患者治疗选择仍有限,尤其是二线治疗后的生存获益亟待突破。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的探索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新方向。在此背景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团队开展了一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探索了抗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单克隆抗体菲诺利单抗联合多西他赛对比多西他赛治疗经治的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的疗效。近日,研究结果发表于Translational Lung Cancer Research,数据显示菲诺利单抗联合多西他赛在显著延长晚期sqNSCLC患者总生存期(OS)方面具有优势,并改善了临床预后。
研究方法
入组的患者以2:1随机分为实验组(菲诺利单抗联合多西他赛组)和对照组(安慰剂联合多西他赛组)。治疗共进行六个周期,随后患者接受菲诺利单抗/安慰剂维持单药治疗。研究的主要终点为OS。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缓解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期(PFS)、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评估。
研究结果
研究共入组患者188例,其中实验组患者126例,对照组患者62例。
结果显示,实验组的中位OS(mOS)为17.1个月(95%CI:11.2-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4个月(95%CI:5.9-14.0),风险比(HR)为0.66(95%CI:0.45-0.96,P=0.03)。
此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中位PFS(mPFS)分别为4.2个月(95%CI:3.3-6.9)和2.9个月(95%CI:1.5-3.8),ORR分别为27.0%(95%CI:19.5%-35.6%)和3.2%(95%CI:0.4%-11.2%),DCR分别为68.3%(95%CI:59.4%-76.3%)和56.5%(95%CI:43.3%-69.0%)。
研究结论
相比与对照组,试验组的菲诺利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sqNSCLC显著延长了患者的OS,并改善了临床预后。
这项III期临床研究为晚期sqNSCLC的二线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循证医学证据。研究结果显示,PD-1抑制剂菲诺利单抗联合多西他赛方案较对照组显著延长了患者的mOS,并显示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生存获益。从临床实践角度来看,研究设计中采用的维持治疗策略,可能是获得显著OS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实验组27%的ORR较对照组的3.2%有显著提升,同时DCR也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这种治疗反应的改善直接转化为生存获益。该研究结果进一步印证了免疫联合化疗在晚期肺癌中的治疗价值,同时也为后续探索免疫治疗在肺癌中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同类文章排行
- 免疫联合化疗再证优势,菲诺利单抗为晚期鳞状NSCLC二线治疗提供新选择
- 靶向ADRB2/KLF4通路可以改善睡眠剥夺NSCLC患者的预后
- TACE联合靶向与免疫治疗提高患者生存获益
- 达可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伴脑转移患者
- 新一代KRAS G12C抑制剂百花齐放,开辟KRAS G12C突变NSCLC治疗新路径
- 国产创新药获批新适应症,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实现全病程覆盖
- ADC药物持续发力,为CLDN18.2阳性实体瘤患者带来希望之光
- 中生制药创新药派安普利单抗获FDA批准,迈向国际舞台
- 又一创新药新适应症获批,淋巴瘤患者二线治疗再添新选择
- 医学“核”弹如何精准抗癌?既能捕获全身隐匿病灶、又能精准“打击”肿瘤细胞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