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使用K药维持期,培美曲塞还要不要加?
一项荷兰全国范围的大型队列研究,专门分析了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经历“帕博利珠单抗(K药)+培美曲塞+铂类”诱导治疗后,在维持治疗期间都用了什么方案。结果发现,不同医院对“要不要搭配培美曲塞”做法差异巨大,显示临床惯例并不统一。
维持期方案怎么选?两大主流做法对比
这项研究纳入2017-2024年新诊断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2333例,所有人至少接受过一次帕博利珠单抗维持治疗。
-帕博利珠单抗单药组:548例(23.5%)
-帕博利珠单抗+培美曲塞联合组:1785例(76.5%)
联合组并无更好生存期
研究采用了严格的统计分析方法(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同时纠正了患者基本情况、体能评分、PD-L1表达、医院类型等多因素干扰,结果如下:
-单用帕博利珠单抗组,中位总生存期(OS):21.0个月(95%CI:18.8–29.2)
-帕博利珠单抗+培美曲塞组,中位总生存期:18.2个月(95%CI:16.4–19.6)
-校正后风险比(HR)为0.91(95%CI:0.78–1.05),无统计学意义的生存优势
换句话说,与单独用帕博利珠单抗相比,联合培美曲塞并未带来额外生存获益!
专家观点:治疗指南需重新审视
这项真实世界的大数据研究结果直接挑战了目前一些指南的常规推荐——即在维持期间常规继续应用培美曲塞。研究给出的结论是:“没有证据表明维持期继续加用培美曲塞能让患者活得更久”。
患者关心什么?
我的治疗方案是不是做了“无用功”?
研究不支持常规每个患者都加药,但你的个体化治疗仍需尊重主诊医生整体评估,包括副作用耐受性、复发风险等指标。
结论与建议
对于未携带驱动基因的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诱导治疗后帕博利珠单抗单药维持与加用培美曲塞在生存方面无差别。
临床实践中,“要不要多加一针/一袋药”,可以交给你的医生根据你实际情况、体验与指南动态讨论决定。
最新大数据:让治疗更精准,不再迷信“多就是好”!如有更多关于肺癌治疗的问题,欢迎留言或拨打全国统一免费服务热线:400-700-0899,肿瘤专科药师为您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用药指导。
文章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TKI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耐药后,哪些患者更容易从ABCP四药联合治疗中获益?
- 肺癌患者使用K药维持期,培美曲塞还要不要加?
- 重磅!晚期肺癌有新药!「德达博妥单抗」获批FDA
- HER2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状况和预后因素分析
- PD-L1低或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新出路?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进展:安罗替尼+伊立替康,能带来哪些新希望?
- 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三特异性抗体与创新双抗药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获批临床试验
- 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二战场”:埃万妥单抗?
- 肺癌没法手术?神药DS-8201+免疫治疗“逆转困局”真实案例!9个月无复发!
- 近40%胃癌患者的新希望!Satri-cel首次让CAR-T治疗实体瘤取得“硬胜利”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