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新研究揭示VAV1基因突变导致小鼠患上T细胞肿瘤
生命是成长和变化的精致编曲,通过相互制衡来微调复杂的内在和外在的相互作用。白细胞是有机体抵御疾病和入侵的免疫防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幸的是,这些机制可能会出错,导致功能失调的细胞数量不受控制地增加,从而形成肿瘤。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日本筑波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小鼠中揭示了一种名为VAV1的特定基因中的突变如何促进一种T细胞肿瘤(T-cell neoplasms)产生。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Blood期刊上,论文标题为“VAV1 mutations contribute to development of T-cell neoplasms in mice”。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功能的基础。它们包括产生抗体的B细胞,以及具有不同免疫相关功能的T细胞。T细胞肿瘤包括一种成熟的亚型,称为外周T细胞淋巴瘤。已有研究表明,参与T细胞受体信号转导的基因VAV1在几种外周T细胞淋巴瘤变体中发生了改变,因此,在这项新的研究中,这些研究人员试图阐明VAV1突变在体内T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
肿瘤抑制基因p53被称为基因组的守护者,这是因为它可以阻止基因组突变。这些研究人员在正常(“野生型”)小鼠和缺乏p53的小鼠中重现了在人类T细胞肿瘤中发现的VAV1突变。论文第一作者Kota Fukumoto描述了他们的发现。“在一年的观察中,发生VAV1突变的野生型小鼠没有产生肿瘤;而缺乏p53的小鼠产生了未成熟的肿瘤。值得注意的是,既缺乏p53又有VAV1突变的小鼠产生了类似人类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成熟肿瘤,而且预后比仅缺乏p53的小鼠要差。”
这些研究人员还将肿瘤细胞移植到缺乏功能性胸腺的小鼠体内。结果表明,肿瘤启动很可能是由于这些细胞本身内部的机制。论文通讯作者Shigeru Chiba教授解释说,“我们注意到,发生VAV1突变的T细胞肿瘤表现出Myc通路富集,以及体细胞拷贝数改变(SCNA)。”值得注意的是,Myc和SCNA都是肿瘤形成的明显标志,其中Myc是一个调节基因和原癌基因家族,而SCNA会导致DNA拷贝数变化。
Chiba教授补充道,“有趣的是,利用药物抑制Myc途径增加了携带VAV1突变肿瘤的小鼠的总体生存率。因此,我们的方法和结果表明,这项新的研究中开发的表达VAV1突变蛋白的小鼠可能成为评估针对特定T细胞肿瘤的治疗药物的研究工具。”(生物谷 Bioon.com)
参考资料:
1.Kota Fukumoto et al. VAV1 mutations contribute to development of T-cell neoplasms in mice. Blood, 2020, doi:10.1182/blood.2020006513.
2.VAV1 gene mutations trigger T-cell tumors in mice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10-vav1-gene-mutations-trigger-t-cell.html
文章摘自网络,侵删
同类文章排行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进展:安罗替尼+伊立替康,能带来哪些新希望?
- 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三特异性抗体与创新双抗药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获批临床试验
- 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二战场”:埃万妥单抗?
- 肺癌没法手术?神药DS-8201+免疫治疗“逆转困局”真实案例!9个月无复发!
- 近40%胃癌患者的新希望!Satri-cel首次让CAR-T治疗实体瘤取得“硬胜利”
- 免疫治疗正在改变癌症治疗,但高血糖风险需要警惕
- EBC-129:靶向CEACAM5/6的新型ADC,为胰腺癌治疗打开新局面!
- 免疫治疗必读:下午3点前用药效果最佳!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 面对奥希替尼耐药,Necitumumab的加入能否逆转局面?
- HER2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及预后因素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