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上次2019年盘点小细胞肺癌(SCLC)治疗方式已有一年(详情戳:2019盘点),这一年可谓是收获满满的一年,今天,我们再次盘点一下2020年国内小细胞肺癌的最新治疗,以供大家学习。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成为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案。帕博利珠单抗(K药)、纳武利尤单抗(O药)、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O+Y)以及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T+A)已被批准用于晚期肝细胞癌(HCC)的治疗。近日,《TheOncologist》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系统地回顾既往研究文献,并总结了肝癌患者接受ICIs治疗的疗效。
人体表皮因子受体2(HER2)是一种重要生物标志物,在许多不同的组织中有普遍表达,并且其过表达已被认为是多种癌症类型的基因驱动因素。目前已经发现HER2在乳腺癌、胃癌、结肠癌和肺癌等多种肿瘤细胞中高度表达。即使曲妥珠、帕妥珠单抗等一线药已经极大地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但耐药问题仍然是临床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新型抗HER2靶向疗法成为临床研究热点。
肝癌全球发病率位居癌症发病率第七位,死亡率位居第二位,5年生存率仅为18%,是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肝细胞癌占肝癌发病率的90%,且表现为高耐药性。多靶点激酶抑制剂(TKI)索拉非尼是FDA批准的首个肝细胞癌靶向药物,该药物虽然可以使患者中位生存期延长2-3个月,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真正获益的肝癌患者仅为少部分。由于耐药性的出现,多数患者会在6个月内出现索拉非尼难治。因此,耐药机制的揭示和新疗法的需求迫在眉睫。 图一小檗胺与索拉非尼联用
12月16日,恒瑞医药宣布,创新药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艾瑞卡)在两项3期临床研究中分别达到主要研究终点:一项为联合紫杉醇和顺铂用于晚期食管癌一线治疗;另一项为联合化疗用于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恒瑞医药在新闻稿中表示,将于近期向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递交上市前的沟通交流申请。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管好医保资金,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近日医保谈判再次响应了李克强总理强调的利民政策。今天,2020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进入最后一天,随着进程推进至谈判阶段,作为“重头戏”的抗癌药物,哪些主角能加冕医保的光环?我们拭目以待。
近日,诺诚健华奥布替尼片(orelabrutinib)在国内的注册申请进入“在审批”阶段,有望于近期获得批准,用于单药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以及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MCL)。成为继伊布替尼、泽布替尼后国内第三个上市的BTK抑制剂。
12月15日,德琪医药有限公司(简称“德琪医药”)宣布,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在最新版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实践指南(NCCNGuidelines?)中添加了三种selinexor(ATG-010)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的组合方案,分别为:基于BOSTON研究支持的SVd方案(selinexor+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基于STOMP研究支持的SDd方案(selinexor+达雷妥尤单抗+地塞米松)以及SPd方案(selinexor+泊马度胺+地塞米松),其中,SPd是一种全口服的治疗方案。本次NCCN?指南更新只涉及selinexor内容的更新,值得注意的是,SVd方案成为了指南的1类推荐方案,这也标志着以selinexor为骨架的治疗方案将为MM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近日,亿腾景昂药业在研产品EOC202(eftilagimodalpha)的海外合作伙伴Immutep正式对外公布了其在欧洲开展的临床IIb期试验(AIPAC)结果,数据令人鼓舞。这是全球首次观察到作为抗原递呈细胞(APC)激动剂的LAG3融合蛋白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中使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OS)获益。结果表明,总患者人群OS改善趋势明确:eftilagimodalpha与化疗联合同对照组相比,中位OS延长2.7个月;同时在预先设定的患者人群中亦观察到显著的且有统计学差异的OS获益:其中在65岁以下的患者人群,中位OS延长7.1个月,较对照组提高近50%(21.9个月vs.14.8个月);在低单核细胞计数的患者人群,中位OS延长9.4个月,较对照组提高达74%之多(22.4个月vs.12.9个月)。
近年来,随着医疗的进步,靶向药物的不断上市,使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2015年,中国新发乳腺癌病例达27.2万。我国乳腺癌发病高峰不同于欧美国家,第一个高峰在45岁~55岁之间,较西方女性年轻了10岁~20岁;另一个高峰则在70岁~75岁之间。据了解,《2017年中国肿瘤的现状和趋势》报告显示,乳腺癌发病率位列女性恶性肿瘤之首。
EGFR21奥西替尼耐药后,基因检测还是EGFR21突变和18突变,患者不能承受化疗,应该怎么办?
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特殊类型的白细胞或会促进脑癌组织死亡。但这似乎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大量的脑癌组织死亡或与恶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率下降直接相关,恶性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成年人群中常见的致死性脑癌。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Ametastasismapofhumancancercellline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Broad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成功绘制出了人类癌细胞系的转移图谱。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阐明癌症的转移机制并开发出有效预防癌症转移及癌症治疗的新型疗法。
肥胖已被证实与10多种癌症的风险增加,以及更差的预后和生存率有关。多年来,科学家们已经鉴定出一些驱动肿瘤生长的肥胖相关过程,如代谢变化和慢性炎症,但对于肥胖和癌症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详细理解仍不充分。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近日确定了一种潜在的诊断标记,可以帮助预测宫颈癌患者对化学疗法和放射疗法的标准治疗产生反应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