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杨森CD3/CD22双抗在中国获批临床

    4月8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强生(Johnson & Johnson)旗下杨森公司(Janssen)申报的JNJ-75348780注射液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拟定适应症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公开资料显示,JNJ-75348780是一款靶向CD3/CD22的新型双特异性抗体,目前正在海外开展1期临床研究。

  • 科伦药业TROP2 ADC获批开展III期临床 针对三阴乳腺...

    4月7日,科伦药业宣布TROP2抗体偶联药物SKB264(TROP2-ADC)获批临床,治疗至少经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这项随机对照试验(RCT)将作为支持上市申请的注册III期临床试验。

  • 研究发现抑制PDK1有望治疗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仍然难以治疗,因为不仅不同患者之间存在高度的遗传异质性,而且同一名患者体内的癌细胞亚克隆群体之间也存在

  • FDA鼓励癌症早期治疗的Project FrontRunne...

    FDA肿瘤老大Richard Pazdur最近接受FierceBiotech采访时透露FDA准备年底推出一个鼓励肿瘤早期治疗药物加速审批的新计划、叫做Project

  • 复宏汉霖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治疗小细胞肺癌获孤儿药资格认...

    4月7日,复宏汉霖宣布,其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H药,汉斯状)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Orphan-drug Designation)。这是H药获得的首个美国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 Gastro Hep Adv:科学家发现与人类胰腺癌发生存在...

    类花生酸(Eicosanoids)是能充当细胞信号分子的氧化脂肪酸,如今其被认为参与到了肿瘤发生的过程中;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Gastro Hep Advances上题为“Eicosanoids in the pancreatic tumor microenvironment – a multicellular, multifaceted progression”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索尔克研究所等机

  • Nat Commun:抑制PDK1有望治疗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仍然难以治疗,因为不仅不同患者之间存在高度的遗传异质性,而且同一名患者体内的癌细胞亚克隆群体之间也存在高度的遗传异质性。尽管有了知识上的进步,了解这种疾病中发生变化的细胞的代谢特征是设计更有效疗法的科学挑战之一。

  • CAR-T疗法发展迎来里程碑 FDA首次批准YESCARTA...

    当地时间4月1日,美国Kite(吉利德科学旗下公司)宣布,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Kite 公司的CAR-T 细胞治疗药品Yescarta?用于一线化疗免疫疗法难治或一线化疗免疫疗法后12个月内复发的大B细胞淋巴瘤(LBCL)成年患者。

  • Cancer Cell:解析肿瘤微环境形成的潜在影响因素

    肿瘤微环境(TME)特征与癌症免疫治疗效果有着内在联系,且TME特征会影响癌症的进展和转移情况。系统的解析肿瘤微环境中不同细胞的表型,是理解肿瘤发生发展以及提高免疫治疗效果的关键。然而,随着近些年单细胞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发现不同癌症类型之间的TME有着显著差异,如耗竭T细胞在肝癌和肠癌患者中的比例要显著高于其在肺癌中的比例。此外,部分器官也拥有较为特异的免疫细胞类型,如大脑中的小神经胶质细胞,肝中的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MAIT)和胃肠道中的上皮内淋巴细胞(IEL)等。那么造成不同癌症类型之间TME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是由器官微

  • Cell Stem Cell:科学家发现骨髓肿瘤中的核纤层蛋...

    恶性细胞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细胞核形态异常,这种特征常用于癌症的诊断。佩尔格-休特异常(Pelger-Hu?t anomaly,PHA)是骨髓肿瘤(MNs)一种常见的中性粒细胞核形态异常,其发病机制仍有待研究。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团队发现,骨髓肿瘤细胞中核纤层蛋白B1(LMNB1)的缺失将导致细胞核异常,并改变造血干细胞的功能。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Cell Stem Cell》上,题为:Lamin

  • Nature Metabolism:研究发现丙酮酸脱氢酶在肿...

    Nature Metabolism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杨巍维研究组、赵允研究组,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姚烽团队的合作完成研究成果(MAPK signalling-induced phosphorylation and subcellular translocation of PDHE1α promotes tumour immune evasion)。该研究揭示了丙酮酸脱氢酶PDHE1α亚细胞转位促进肿瘤免疫逃逸的功能及机制。

  • 首款LAG3抑制剂上市扩疆免疫治疗 从黑色素瘤出发,疗效翻倍...

    近日,一款双免疫疗法获FDA加速批准上市,其Relatlimab+Nivolumab(O药)固定剂量组合Opdualag,用于治疗转移性黑色素瘤。

  • 阿司匹林终于翻车了?不单不降低乳腺癌复发风险,还使发生风险上...

    先前不少研究表明,每日服用阿司匹林可能具有抗肿瘤作用,“老药”更是跻身“神药”行列,受到肿瘤研究人员的关注。

  • 肾癌靶向/免疫组合治疗大盘点,不容错过!

    肾癌的发病率仅次于前列腺癌和膀胱癌,占泌尿系统肿瘤的前三位。在美国,每年观察到近80,000例新病例,其中近14,000例因肾癌死亡。大多数肾癌发生在肾皮质内,被称为肾细胞癌(RCC),发病占肾癌的80%~90%。更罕见的肾癌包括肾盂移行细胞癌、嗜酸细胞瘤、肾肉瘤、集合管肿瘤、髓样癌和肾母细胞瘤(威尔姆斯瘤)。

  • 别再emo了,情绪真的能够改变基因

    尹烨在《圆桌派》中讲到:“癌症的基因,生出来的时候都是没有的,除了那部分遗传性的肿瘤,都是后天形成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包括生气的时候,我们的基因会累积有害突变,一旦免疫系统没及时捕捉到,就会慢慢发展成癌症。而且长期情绪不好,会改变基因。甚至都不用「当生」的情绪和环境,「当天」的情绪就能对身体产生明显的影响。”(图1)所以别再emo了,情绪真的能够改变基因!

  • 手机辐射,会增加患脑肿瘤的风险吗?

    短短几十年时间,手机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普及,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手机几乎形影不离,晚上睡觉的时候手机也会放在枕边。

  • 记录总数:15631 | 页数:977  <...197198199200201202203204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