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制药公司GW Pharma是植物源性大麻素治疗产品研发领域的全球领导者,致力于从大麻中发现、开发、商业化新型治疗药物。近日,该公司宣布,已收到美国药品强制管理局(DEA,“缉毒局”)的通知函,确认大麻素抗癫痫药Epidiolex(cannabidiol,大麻二醇,C
西雅图遗传学公司(Seattle Genetics)近日对尿路上皮癌(UC)多队列Ib/II期EV-103试验(也称为KEYNOTE-869,NCT03288545)提供了更新。该试验正在评估抗体药物偶联物(ADC)Padcev(enfortumab vedotin)与默沙东抗PD-1疗法Keytruda(
对于癌症,我们永远相信更好的事情即将发生。未来一定会有更好的药,更多的抗癌利器助益癌症患者“度”癌每一步。 今天癌度给大家报道的一个消息是:神药泰瑞沙拿下了早期EGFR阳性肺癌的辅助治疗。
TDM-1(Trastuzumab-Emtansin,曲妥珠单抗—美坦新偶联物)是罗氏制药的一种靶向HER2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在2013年上半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Kadcyla,作为单药用于既往曲妥珠单抗和紫杉醇单药或联合治疗的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后于2019年5月批准用于在接受含紫衫类+曲妥珠单抗方案的新辅助治疗后仍有病灶残留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辅助治疗。
近期,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研究人员发现:通过训练人工智能鉴定血液中微生物群的特征,不仅可以识别出癌症,甚至还能对癌症做出不同类型的区分。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在大部分人眼里,癌症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尤其是肺癌。肺癌的发病率在全国排名前列,科学研究者们在肺癌治疗领域更加努力地研发新药,求得为肺癌患者们延长生存期。靶向治疗的出现,着实让大部分的晚期肺癌患者看到希望,不仅仅能精准杀死癌细胞,又不损害其他正常细胞,副作用小,生活质量也得以提高。
2020刚过去四分之一,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团队已经发布了三版2020年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实践指南。
有研究通过对3000多例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发现,体重下降者的生存期比体重保持正常的病人少一半。
2020年4月11日,百济神州宣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其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商品名:百泽安?)用于治疗接受含铂化疗失败包括新辅助或辅助化疗12个月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PD-L1高表达的尿路上皮癌(UC)患者。这是替雷利珠单抗在国内获批的第二个适应症,也是国内首个获批尿路上皮癌适应症的PD-1单抗。
ALK突变是NSCLC患者中的钻石突变,针对ALK融合的靶向药物进展飞速。
4月10日下午3点-5点,CSCOBC(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在线发布了2020年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这次更新,靶向治疗整体地位有所提高、新的国产化疗药和靶向药也被写上指南,还更新了免疫治疗新推荐。中国的最新乳腺癌治疗策略如何?一起来看看。
作为EGFR第三代靶向药的奥希替尼,是目前EGFR靶向治疗的保底药物,但仍然面对耐药难题。奥希替尼耐药的解决非常棘手,主要是通过做基因检测来确认下一步治疗方案。现有研究说明,EGFR继发突变是奥希替尼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天就来看看有哪些,以及如何解决。
对于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还有病灶完全消除的可能吗?是很多确诊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非常关心的事。下面这个案例是比较经典的放化免联合治疗下的成功治疗案例。为我们展示了虽然小细胞治疗方案有限,但巧妙搭配,依然能获得较好临床效果。希望能为大家带来生存启示
最近几年,抗癌新药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靶向药和免疫治疗。免疫治疗以PD-1抗体、PD-L1抗体、CTLA-4抗体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主,而靶向药包括了小分子抑制剂、大分子单抗以及由单抗联合化疗药组成的抗体偶联药物(ADC)
小细胞肺癌(SCLC),虽然只占所有类型肺癌患者的15%左右,但因为手术仅适用于少数幸运的I期患者(2%-5%)。对于不可手术的局限期SCLC患者,同步放化疗仍然是标准治疗。尽管SCLC对初始治疗非常有效,但绝大多数患者很快耐药复发,这些患者再次接受治疗,很快进展至死亡,5年生存率不足5%。在过去的近20年里,复发性SCLC几乎看不到希望。
就在今天,民族创新药企再次发力,百济神州的PD-1抗体替雷利珠单抗(百泽安?)第二个适应症获批,用于治疗接受含铂化疗失败包括新辅助或辅助化疗12个月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PD-L1高表达的尿路上皮癌(UC)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