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77岁女性,慢性丙肝感染,于2017年出现一般情况变差,右肝叶肿块。CT检查显示弥漫性肝细胞肝癌,伴肺部播散性转移。而且,伴有门静脉血栓的形成。当时的肿标AFP为58.287ng/mL。由于各类原因患者未进行肝脏病灶的活检穿刺。肝功能保持良好(Child-Pugh评分5分)。按照临床常用的的巴塞罗那临床分期,患者被分期为BCLC–C期。
卵巢癌患者在初次治疗后,约70%的患者面临复发的魔咒,特别是铂耐药和铂难治复发的卵巢癌患者,目前仍是治疗难点。PARP抑制剂的研究如火如荼,但在卵巢癌的治疗主要集中在铂敏感患者的维持治疗以及gBRAC+患者的解救治疗。对于铂耐药以及BRAC野生型的卵巢癌患者是否可以受益于PARP抑制剂的治疗呢?
作为肺癌最常见的驱动靶点,EGFR突变大家都很熟悉。其实,EGFR通路非常复杂,除了常见的19del/L858R我外,还存在其他位点的突变。而且除了突变,还会发生扩增、融合/重排,并且也有可能作为驱动靶点来治疗。一个EGFR通路内,涵盖了大学问。近期,宋勇教授在JTO上新发了一个EGFR融合患者的治疗个案。今天就来谈谈EGFR融合\扩增\突变这三者的治疗。
我们都知道,在使用靶向药物治疗前,需要做相应的基因检测,针对基因检测的结果选择适合的靶向药物。但是数据显示,在中国的肺癌患者中大约有50%的患者会产生EGFR敏感突变【1】,这就意味着有一半的患者没有靶向药可吃。这部分面临患者“无药可用”的患者,经常问的问题通常是:“我能盲试靶向药吗?”
在临床上,常发现许多癌症患者容易出现腹泻,医学上把这种腹泻称为“癌相关腹泻”。癌相关腹泻通常可发生于不同类型的癌症患者,可以是癌本身所致,也可以是各种治疗所引起,它的严重程度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重者可危及生命。
除了按摩,还有艾灸,拔罐,刮痧,是否也可以帮助肺癌患者缓解治疗期间的各种不良反应呢?今天,我们就来说道说道!
不久前,中国妇女杂志社发布了《中国家庭室内空气质量认知现状调查》。被调查者主要来自全国大中城市,报告中显示,16.1%的调查者认为,室内空气污染会造成成人肺癌等严重疾病。
在一项使用酵母细胞和癌症细胞系的研究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在拥有额外染色体组的癌细胞中有一个潜在的弱点,这种脆弱性根源于癌细胞的一个共同特征:细胞内蛋白质浓度高,这使它们看起来臃肿不堪,而且可能成为癌症治疗的新靶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上。
7月24日,制药公司Allergan宣布,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要求在全球范围内召回其Biocell纹理乳房植入物。其召回原因在于:这种乳房假体可能与一种被称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BIA-ALCL)的罕见癌症有关。 据FDA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已有573人因乳房假体植入而患有该疾病并已致33例死亡。其中481例的病因明显归于Allergan公司的Biocell隆胸假体,并有12例死亡与此相关。FDA设备和放射健康中心主任Jeffrey Shuren博士表示:“正是这些丰富的死亡数据才让我们作出召回的决定。”
日前,百时美施贵宝(BMS)宣布,PD-1抑制剂Opdivo(nivolumab)与CTLA-4抑制剂Yervoy(ipilimumab)联用,在治疗肿瘤PD-L1表达≥1%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的3期临床试验(CheckMate227)中,达到了试验1a部分共同主要终点。该组合疗法显著提高NSCLC患者的总生存期(OS),并且疗效优于化疗。
近日,CDE官网公示了最新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药品,包括石药中奇的SYHA1807胶囊及徐诺药业的对甲苯磺酸艾贝司他片。其中,SYHA1807胶囊是石药中奇的1类抗癌新药。近年来,石药创新药收入稳步增长,创新成果极大提振公司研发信心与动力,目前公司在研新药品种约有300个。 最新临床试验默示许可药品 对甲苯磺酸艾贝司他片是一款治疗血液肿瘤和实体瘤的创新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徐诺药业以进口1类化药申报临床。 SYHA1807胶囊是石药中奇的1类抗癌新药,适应症为晚期小细胞肺癌,其临床申请于2019年5月24日获得CDE承办受理,受理号为CXHL1900171、CXHL1900170。 近年来,石药创新药收入稳步增长,2019年一季度石药集团创新药收入29.54亿元,占公司营收53.8%,据石药集团2018年年报,公司营收210.29亿港元,创新药营收103.44亿港元,创新药
核糖核酸还原酶是肿瘤细胞生长的瓶颈。埃默里大学Winship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已经确定了一种靶向核糖核酸还原酶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避免以前方法的毒性,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有针对性的信息,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令人兴奋的新型癌症免疫疗法对患有胶质母细胞瘤(一种最常见和最致命的脑癌类型)的患者有疗效。他们构建出的一种新方法可能让免疫疗法再次变得对脑瘤有效,而且这可能有助于利用它治疗其他类型的实体瘤。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7月22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AR-T cells secreting BiTEs circumvent antigen escape without detectable toxicity”。
MustangBio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开发细胞和基因疗法用于血液学癌症、实体瘤和罕见遗传病的治疗。近日该公司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授予MB-102(CD123CART)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孤儿药资格(ODD)。之前,FDA还授予了MB-102治疗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PDCN)的孤儿药资格。
据今年新出的肿瘤报告显示,肾癌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全球每年新发病人数高达73820人,每年大约有14770人死于肾癌。目前,肾癌已经成为男性第六大肿瘤和女性第八大肿瘤。
日本药企安斯泰来(Astellas)近日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受理靶向抗癌药Xtandi(enzalutamide,恩扎鲁胺)的II类变更申请,用于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