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首款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问世以来,黑色素瘤、乳腺癌、肺癌等多种癌症的患者获得了生的希望,显著提高生存率。遗憾的是,这类免疫治疗并不是对所有癌症患者都有效。以乳腺癌为例,有研究估计,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只有5%~30%的患者从中受益。
据今年新出的肿瘤报告显示,肾癌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全球每年新发病人数高达73820人,每年大约有14770人死于肾癌。目前,肾癌已经成为男性第六大肿瘤和女性第八大肿瘤。
7月26日,瑞士制药巨头罗氏(Roche)公司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已发布积极审查意见,批准推荐Tecentriq(atezolizumab)联合化疗(卡铂+依托泊苷),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成人一线治疗。同时,EMA还建议采用Tecentriq+化疗的治疗方案,可作为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初始治疗。
7月26日,瑞士制药巨头罗氏(Roche)公司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已发布积极审查意见,批准推荐Tecentriq (atezolizumab)联合化疗(卡铂+依托泊苷),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成人一线治疗。同时,EMA还建议采用Tecentriq+化疗的治疗方案,可作为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初始治疗。
一、肺癌治疗市场情况 1.肺癌的发病率最高,5年生存率仅高于胰腺癌、肝癌 肺癌是我国前10位恶性肿瘤的头号杀手。据首都医科大学权威统计,2017年,中国肺癌发病率达到80万,死亡人数近七十万,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预计到2025年,我国每年死因是肺癌的人数达到100万人。 图1中美两国肿瘤5年生存率对比
1.肺癌的发病率最高,5年生存率仅高于胰腺癌、肝癌
德国制药巨头拜耳(Bayer)近日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已发布积极审查意见,推荐批准靶向抗癌药Vitrakvi(larotrectinib),用于肿瘤中存在神经营养受体酪氨酸激酶(NTRK)基因融合的实体瘤儿童和成人患者,具体为:NTRK基因融合阳性、局部晚期、转移性或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没有满意的替代治疗选择的患者。
2019年7月25日,动脉网通过外媒资讯获悉,生物制药公司Verastem表示已与赛诺菲达成独家许可协议。根据协议条款,赛诺菲将在俄罗斯、土耳其、中东及非洲部分地区开发和商业化该公司的Copiktra产品。
德国制药巨头拜耳(Bayer)近日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CHMP)已发布积极审查意见,推荐批准靶向抗癌药Vitrakvi(larotrectinib),用于肿瘤中存在神经营养受体酪氨酸激酶(NTRK)基因融合的实体瘤儿童和成人患者,具体为:NTRK基因融合阳性、局部晚期、转移性或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没有满意的替代治疗选择的患者。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气候最炎热的一天。各地多雨,暑气乘虚而入,对于康复期的肺癌患者而言,大暑时节应当做好多方面养护,平安度过盛夏。
骨是肺癌转移常见好发部位,肺癌骨转移的发病率:30%~40%。未经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4-5月,经过治疗的患者1年存活率为40%~50%。
很多觅友都会有这样的顾虑,担心穿刺会“扎破”肿瘤、“刺激”肿瘤造成肿瘤细胞转移,甚至不少觅友希望医生能够从CT片子上,看出肺癌的类型及分期等情况。
我们常常能听到医生说到一个词“五年生存率”,很多患者误以为自己只能存活五年而伤心不已。事实上,五年生存率是医学界为了统计癌症病人的存活率,从而比较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的一个概念。
德克萨斯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叫做双阴性前列腺癌(DNPC)的侵袭性前列腺癌是如何通过逃避免疫系统而转移的。研究人员还报告了一种新疗法的临床前发展情况,这种疗法与现有的免疫疗法联合使用时,在小鼠模型中似乎可以阻止甚至逆转转移。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Cancer Cell》上。 DNPC很难治疗,而且经常出现在以前接
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无法治愈的脑癌,大多数患者在确诊后不到两年就会死亡。这种疾病很难治疗,主要是因为每种肿瘤都含有多种细胞。侵袭性脑癌在患者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以至于研究人员争论是否应该将胶质母细胞瘤视为一种单一的疾病。一项新的研究可能有助于阐明是什么导致了这种重要的异质性,并使胶质母细胞瘤如此致命。
日本药企安斯泰来(Astellas)近日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受理靶向抗癌药Xtandi(enzalutamide,恩扎鲁胺)的II类变更申请,用于治疗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