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突飞猛进,但都逃不过耐药魔爪。患者在经过1代→2代→3代TKI(靶向药)耐药后,似乎已山穷水尽。所幸,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如NGS)为耐药患者带来新希望,以精准、精准再精准的手段打破传统TKI的序贯用药思路。在某一突变类型(比如EGFR)中,再细化到某个基因亚型的异常,用对该位点有效的TKI进行治疗。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机体癌症转移的分子机制,同时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工具来检测特定癌症患者机体中引发疾病的诱导子,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帮助科学家们开发治疗癌症的新型疗法。
Gastroenter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瑞典卡罗琳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胆管癌(biliary tract cancer)患者机体中某些免疫系统受体或会发生遗传架构的改变,相关研究结果有望帮助开发有效治疗胆管癌的新型有效免疫疗法。
HCV患者经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后出现病毒持续应答(SVR)是否意味着不会发生肝细胞癌(HCC)?来自休斯顿德巴克退伍军人医疗中心的研究者,回顾性分析了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VA)企业数据库(CDW)和中心癌症登记处(CCR)的国家数据,发现该部分患者HCC风险并没有消退。文章发表在《Hepatology》。
日前,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Frontiers in Immun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卡迪夫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很多类型的癌症或能被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所破坏,研究者指出,增加T细胞中L-选择蛋白(L-selectin)的水平就能明显改善患者机体抵御实体瘤的能力。
随着卡瑞利珠单抗在食管鳞癌中的多项研究公布,有望开启食管鳞癌免疫疗法新篇章!
Puma Biotechnology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和商业化创新产品以加强癌症护理的生物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宣布,已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提交了一份补充新药申请(sNDA),寻求批准靶向抗癌药Nerlynx(neratinib)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用于既往已接受2种或2种以上HER2靶向疗法治疗失败(三线疾病)的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法国的PHARE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非劣性3期临床研究,比较了在新辅助化疗或辅助化疗的同时或之后接受12个月或6个月曲妥珠辅助治疗对于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并没有发现,6个月的曲妥珠治疗不劣于12个月,因此辅助曲妥珠的用药时间应该保持在12个月!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特殊蛋白质能像“肿瘤粘扣”一样,把具有抗癌作用的细胞因子“粘”在肿瘤组织中,提升抗癌效果,未来有望在此基础上开发新型的精准抗癌疗法。
医生总说癌症是慢性病,连世界卫生组织都说癌症是慢性病,有人问,癌症真的是慢性病吗?既然是慢性病,那是不是表示癌症不可怕?
自2016年AliceT.Shaw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报道了一例克唑替尼逆转洛拉替尼耐药(ALKC1156/L1198F)之后,最新一期临床肺癌杂志(ClinicalLungCancer)又报道了一例克唑替尼逆转洛拉替尼耐药病例。
目前,PD-1/PD-L1抗体已经在欧美国家用于十几种癌症患者的治疗,包括肺癌、肝癌和胃癌等,堪称近年来最重要的“广谱抗癌药”。
肺癌的病因已被证明与基因突变高度相关,当确认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时,相应的靶向药物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近年来靶向药物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新靶点的研究层出不穷,我们看到肺癌的靶向药越来越多,疗效也越来越好。
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Sanofi)与合作伙伴再生元(Regeneron)近日宣布,欧盟委员会(EC)已有条件批准PD-1肿瘤免疫疗法Libtayo(cemiplimab),用于不适合根治性手术或根治性放疗的转移性或局部晚期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成人患者的治疗。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特殊蛋白质能像“肿瘤粘扣”一样,把具有抗癌作用的细胞因子“粘”在肿瘤组织中,提升抗癌效果,未来有望在此基础上开发新型的精准抗癌疗法。
29日,辉瑞(Pfizer)宣布,FDA批准了其生物类似药Zirabev(bevacizumab-bvzr)的上市申请。Zirabev是重磅抗癌药物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的生物类似药,被批准用于治疗五种癌症:转移性结直肠癌;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转移性肾细胞癌(RCC);和持续性,复发性或转移性宫颈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