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10 月 22 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审中心 (CDE) 的官网显示 CDE 已正式受理 PD-1 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俗称「K 药」)联合标准化疗(卡铂和紫杉醇或卡铂和白蛋白紫杉醇)一线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上市申请。
日前,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了加拿大科学家完成的人群队列研究项目:针对降压药与患肺癌风险相关性的大数据研究。
细胞减灭术联合化疗是晚期卵巢癌的标准治疗,然而 70% 患者会在 3 年内复发。卵巢癌复发后很难获得治愈,不得不接受多线的药物治疗。
都说癌症患者康复期间一定要坚持锻炼,这意味着天气将变得越来越寒冷。有的患者问:“天气这么冷,我还要外出跑步吗?”
生活中,维C就如同万能良药一样的存在,可以抗坏血病、美白、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调节免疫、预防感冒……
美国FDA批准BlueEarthDiagnostics的Axumin,一种新型放射性注射性诊断剂,用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显像。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提供了早期证据,表明液体活检可以帮助医生监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患儿的治疗效果。
Baker动物健康研究所CharlesDanko课题组采用一款新工具,鉴定出了胶质母细胞瘤中驱动肿瘤生长的活跃遗传开关,结果发表在《NatureGenetics》,这些分子开关有的与患者生存时间相关。
这个人体内的合成酶具有“善恶两面性”,如果它置身于细胞浆内,通常做好事,能抗感染、激活免疫应答;一旦从胞浆内逃逸进入细胞核内,就开始作恶,抑制细胞的DNA修复,从而促进肿瘤发生。
40岁以后,为了身体健康,每个人每年都应该做一次肿瘤筛查。肿瘤筛查,主要是为了将肿瘤在起病的早期就揪出来,这样治疗起来难度也相对会小一点的,治愈的希望也会大很多。但是,目前肿瘤筛查的普及率并不高,在肿瘤筛查的认识上,也存在误区。
身上有点小病小痛,上网一查,症状一对,总感觉自己得了绝症?这虽然跟部分人喜欢夸大,自己又喜欢“对号入座”有关,不过很多时候,也是因为这个疾病,与那个疾病之间,确实经常会有类似的症状。
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所有癌症的首位,但目前我们的治疗方式相对有限,已经上市的药物还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患者都寄希望于未来肺癌领域的新药研发,这也是整个医药行业的热点领域之一。
肿瘤,一直是医学界亟待攻克的难题。肿瘤之难治,在于存在转移或复发的风险。多数患者在经过手术、化疗、放疗等规范化治疗后,肿瘤还会卷土重来。
行情回顾:上周医药生物指数下跌2.9%,跑输沪深300指数3.7个百分点,申万医药三级子行业中,所有行业均表现为下跌趋势,其中医疗器械跌幅最小为-0.8%、生物制品跌幅最大为-5.9%。
创新,毫无疑问是制药产业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水平到底如何?中国的生物医药企业该如何差异化地创新?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创新到底能否最终兑现到市场业绩上?这应该是所有人都比较想深入了解的几个问题,恐怕又是很难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无论是接受手术治疗、化疗还是放疗,坚持后期观察都很重要。因为癌症随时可能复发,复发后的治愈率要明显低于首次治疗,患者也要忍受比之前更痛苦的治疗,肺癌患者手术后,由于肺部容量减少,肺功能会有所下降,特别是恢复期间,经常会出现咳嗽、发热等与呼吸相关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