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癌症药物网! 收藏本站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癌症药物网

专一的癌症药物网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700-0899

  • 奥希替尼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奥希替尼在二个临床试验中有54%的患者出现血小板降低,1.2%的患者发生3级或4级血小板减少症。

  • ASCO 2018肺癌靶向新药前瞻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年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最具权威的临床肿瘤学会议。2018年ASCO年会将于6月1-5号在美国芝加哥召开,届时会公布一些肺癌新药的临床结果。希望树公众号将购买所有幻灯片和壁报,并翻译肺癌相关内容与大家共享。

  • 确定了!针对肺癌,罗氏免疫+抗血管+化疗三联疗法大获成功!

    1202位患者参与的临床试验表明:免疫治疗药物Tecentriq+贝伐珠单抗+化疗,三联组合疗法一线用于肺癌患者,可使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率(无进展生存期PFS)降低38%,患者生存期更长。

  • Angew Chem:三阴性乳腺癌新药研发取得突破

      来自香港浸会大学(HKBU)的化学家们现在发现使用一种金属化合物可以抑制与三阴性乳腺癌(TNBC)紧密相关的酶,而TNBC是最难治疗的一种乳腺癌。  这种金属化合物可以抑制小鼠体内的TNBC肿瘤,同时毒副作用很小。因此他们的工作进一步揭开了TNBC中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5A(KDM5A)这个酶的角色。这个化合物在TNBC治疗中具有很大的潜力。这些研究结果于近日发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题为“Selective inhibition of lysine-specific demethylase 5A (KDM5A) using a rhodium complex for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 科学家发现一种新抗体可以有效治疗小细胞肺癌

      岩藻糖GM1神经节苷脂类糖(FucGM1)是很大比例的人小细胞肺癌(SCLC)肿瘤中表达的肿瘤相关抗原,但是大多数正常的成人组织缺少这个物质,因此它是免疫肿瘤学的一个潜在靶标。而近日来自BMS和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就开发出了一种新型非岩藻糖化的人源化IgG1抗体BMS-986012,可以特异性靶向结合FucGM1,研究人员在临床前实验中评估了其抗癌疗效,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Clin Cancer Res》上,题为“A Novel, Fully Human Anti–fucosyl-GM1 Antibody Demonstrates Potent In Vitro and In Vivo Antitumor Activity in Preclinical Models of Small

  • Nat Med:恶性胶质瘤表观遗传学分析取得突破

      胶质瘤的特点之一就是广泛的遗传学和转录学异质性,但是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对表观遗传学在脑胶质瘤疾病进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知之甚少。为此,来自澳大利亚科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使用通过国家患者登记表选择的高度注释的临床队列的数据对原发和对应复发脑胶质瘤的全基因组DNA甲基化图谱进行了描述,相关研究成果与近日发表在《Nature Medicine 》上,题为“The DNA methylation landscape of glioblastoma disease progression shows extensive heterogeneity in time and space”。  研究人员发现对常规收集的FFPE样品进行DNA甲基化图谱绘制是很容方便的,研究人员还验证了将亚硫酸氢盐测序作为一种多用途测试手

  • 联合免疫疗法治疗黑色素瘤脑转移结果积极

      “它为转移性黑色素瘤的全身治疗开辟了新的机会。”  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率曾经非常低,近年来得益于靶向疗法和免疫疗法的进步,这些患者的生存率有了不少改善,但针对脑转移肿瘤的治疗依然棘手,晚期脑转移黑色素瘤患者的一年总生存率低于20%。  最近,由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临床试验显示,联合免疫疗法在一半的晚期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减小了脑转移肿瘤的体积,并且将患者的一年总生存率提高到82%!这项结果发表在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黑色素瘤是种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它是皮肤癌中恶性程度最高并且致死率最高的癌症。虽然现在已经有多款免疫疗法用于治疗黑色素瘤,但只有部分患者对

  • 用机器人实施肿瘤活检在日本首获成功

      据日本共同社8月26日报道,日本冈山大学在为病理检查穿刺体内肿瘤并提取组织的“活检”中利用自行开发的机器人,首次在国内取得成功。  临床试验于6月实施。据悉,通过远程操作进行穿刺,能够防止提取时把握位置所必要的计算机断层成像(CT)检查给医生造成过度辐射,也能实现没有手抖的高精度活检。  放射线医学副教授平木隆夫表示:“这一操作容易习得,能够缩小医生及地区的技术差距。也有望用于偏远地区的远程医疗。”  据冈山大学称,临床试验于6月6日在冈山大学医院对一名肾脏中有肿瘤的60多岁女性实施。医生通过CT图像一边确认患部位置,一边通过操控盘移动机器人手臂,通过附着在顶端的针切取了肿瘤的一部分。  迄今,由于医生在CT设备附近一边看图像一边手动进行活检,存在被使用放射线的CT设备造成过度辐射的问题。  平木等从201

  • 5年9次获批 艾伯维重磅药再获FDA批准治疗罕见血癌

      艾伯维(AbbVie)公司今日宣布,其重磅药物Imbruvica(ibrutinib)与罗氏的Rituxan(rituximab)联合构成的组合疗法获得FDA批准,治疗罕见血液疾病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m's macroglobulinemia,WM)。本次批准意味着这将成为针对WM的首款也是唯一一款“非化疗组合疗法”,这也是ibrutinib在过去五年里获得的第九项批准。  WM是一类极为罕见且目前无法治愈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最常出现在较为年长的成年患者的骨髓中,对淋巴结与脾脏也可能产生影响。据估计,美国每年会增加2800个新发WM病例,这些患者急需一款新疗法来降低病情的风险。  Ibrutinib是一款创新性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于2015年1月获得批准

  • 我国黑色素瘤检出率增加 每年新发病例约2万例

      8月26日,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发病率增长迅速。记者日前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和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获悉,我国黑色素瘤检出率增加,每年新发病例约2万例。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郭军介绍,亚洲黑色素瘤主要以肢端和粘膜亚型为主,与西方白种人黑色素瘤发病特点存在较大差异,在治疗方式上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经验。  据介绍,以往黑色素瘤的化疗、放疗有效率非常低,化疗单药总体有效率不足10%。而近年来,黑色素瘤的临床治疗方面取得了数次突破性进展,黑色素瘤已经成为治疗模式变化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肾癌黑色素瘤内科主任医师斯璐说:“目前全球晚期黑色素瘤的1年生存率已从20世纪90年代的25%至35%延长到了目前的75%,个体化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成为其中最关键的突破点。”  “由

  • 再生元投资蓝鸟生物1亿美元用于癌症治疗

      Regeneron(再生元)制药公司于8月6日表示,将在Bluebirdbio(蓝鸟生物)项目上投资1亿美元,这是一项为期5年的合作项目,旨在开发和商业化新的癌症免疫细胞疗法。  该合作旨在结合蓝鸟生物的基因转移和细胞疗法与Regeneron VelociSuite?平台技术。  VelociSuite技术包括VelocImmune?和Veloci-T,一种具有基因人源化B细胞免疫系统的基因工程小鼠模型,它能产生最优的全人类抗体。另一种具有基因工程T细胞免疫功能的转基因小鼠模型。这些技术的目的是促进对全人类抗体和T细胞受体(TCRs)的发现和鉴定,针对肿瘤特异性蛋白和多肽,修饰T细胞可以安全有效地靶向。  “我们相信,Regeneron(再生元)的成熟技术与Bluebird bio(蓝鸟生物)先进的细胞

  • 造福乳腺癌患者 诺华PI3K抑制剂联合疗法3期临床达主要终点

      诺华(Novartis)今日宣布,其在研药物α特异性PI3K抑制剂BYL719(alpelisib),在全球进行的3期SOLAR-1试验中,达到了改善无进展生存期(PFS)这一主要终点。SOLAR-1试验评估了BYL719和氟维司群(fulvestrant)联合使用,治疗HR+/HER2-(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并且携带PIK3CA突变的乳腺癌患者时的疗效。这些患者在经过芳香酶抑制剂治疗后疾病继续恶化。  乳腺癌是美国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国家癌症研究所(NCI)估计,在2018年将有大约266,120名女性被诊断为乳腺癌,并且40,920名患者将因此去世。大约72%的乳腺癌患者为HR+/HER2-型,她们需要有效的疗法来缓解疾病。  PI3K通路是调控细

  • 艾德生物肺癌多基因联合检测产品“艾惠健”获批

      2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艾德生物”)的新一代多基因联合检测试剂盒(商品名:艾惠健)上市,该试剂盒可检测肺癌EGFR、ALK、ROS1、KRAS、BRAF、HER-2、RET、MET、NRAS、PIK3CA等核心驱动基因,是艾德生物继肺癌三基因联合(EGFR/ALK/ROS1)检测产品和肠癌系列基因联合(KRAS/NRAS、KRAS/NRAS/BRAF、KRAS/NRAS/BRAF/PIK3CA)检测产品之后,第五个获批上市的多基因联合检测产品,将基于PCR平台的肿瘤多基因联合快速检测推向了又一个高峰!  癌症尤其是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开发日新月异,随着作用于不同基因的靶向药物相继快速问世,临床治疗前对靶点基因检测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成为临床诊疗中的“刚

  • 艾德生物肺癌多基因联合检测产品“艾惠健”获批

      24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艾德生物”)的新一代多基因联合检测试剂盒(商品名:艾惠健)上市,该试剂盒可检测肺癌EGFR、ALK、ROS1、KRAS、BRAF、HER-2、RET、MET、NRAS、PIK3CA等核心驱动基因,是艾德生物继肺癌三基因联合(EGFR/ALK/ROS1)检测产品和肠癌系列基因联合(KRAS/NRAS、KRAS/NRAS/BRAF、KRAS/NRAS/BRAF/PIK3CA)检测产品之后,第五个获批上市的多基因联合检测产品,将基于PCR平台的肿瘤多基因联合快速检测推向了又一个高峰!  癌症尤其是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开发日新月异,随着作用于不同基因的靶向药物相继快速问世,临床治疗前对靶点基因检测的需求也越来越广泛,成为临床诊疗中的“刚

  • 新型化合物可让肿瘤无法“呼吸”

      美国和韩国研究人员最新合作研究发现,由两种已有药物组成的新型化合物可让肿瘤无法“呼吸”,未来有望用于治疗各种癌症。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韩国高丽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化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说,这种新型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老牌化疗药物阿霉素和二氯乙酸盐,喂食患癌小鼠两个月后,其体内肿瘤体积大幅缩小。  研究人员将患癌小鼠分为3组,一组喂食两个月的新型化合物,一组喂食两个月的阿霉素,一组小鼠则未接受任何治疗措施。此前,这些患癌小鼠已对阿霉素产生一定耐药性。结果显示,服用新型化合物的小鼠肿瘤比单用阿霉素的小鼠肿瘤小50%,比不用药的小鼠肿瘤小75%。  研究人员解释说,肿瘤在早期采用无氧代谢方式,这时化疗药物效果较好。但肿瘤成熟后就会转成有氧代谢,就像跑步从挺过一开始的“呼吸困难”进入状态一样,

  • Nat Commun:新型免疫疗法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与恶...

      最近来自VIB-UGent医学生物技术中心的研究者们开发出了新型的癌症靶向免疫疗法。他们通过对小鼠进行试验,发现该疗法能够部分摧毁肿瘤组织,而且能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对剩余的存活癌细胞进行杀伤。此外,研究者们证明了该疗法能够预防肿瘤在机体其它部位的生长。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化疗与放疗是有效的缩小肿瘤组织体积的方法,但同时会对健康细胞造成伤害。人体免疫系统的靶向就要精准得多。然而,由于癌细胞进化出了一系列躲避机体免疫系统杀伤的方法。免疫疗法就是在这一基础上,通过强化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与攻击能力,对特异性的肿瘤细胞进行杀伤。  在这一研究中,作者们发现肿瘤细胞的坏死性凋亡(necroptosis)能够唤醒机体免疫系统。基于这一信息,研究者们希望能

  • 记录总数:15631 | 页数:977  <...811812813814815816817818819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