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4种抗癌药支付标准采购价格下调 国家医疗保障局近日印发《关于做好前期国家谈判抗癌药品医保支付标准和采购价格调整的通知》,下调了14种前期国家谈判抗癌药的支付标准和采购价格,对价格落地工作进行部署。预计9月起,患者可陆续买到降价后的抗癌药。 今年5月抗癌药税收政策调整后,国家医疗保障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与相关17个抗癌药涉及的12家企业进行了协商,根据税收政策变动情况重新确定了前期国家谈判抗癌药品的医保支付标准和采购价格,并签订了补充协议。 按照通知要求,抗癌药相关企业将在规定时间内主动向各省级药品招标采购部门提交调价申请,各地药品招标采购部门要加强与企业沟通,及时按照新价格公开挂网。 下一步,国家医疗保障局将加强指导,做好新价格的落地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尽早
原标题:抗癌药降价加码!18个品种新一轮专项谈判9月底完成 抗癌药降价再迎利好消息。 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一轮抗癌药专项谈判稳步推进,最终18个药品确定纳入谈判范围,均为治疗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所必需的临床价值高、创新性高、病人获益高的药品。谈判工作将于9月底完成。 “这18个品种里边,有16个是进口的药品,有两个是我们国产的创新药品。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要进行价格谈判。要通过谈判,能够和企业达成一个降价的协议,最终企业能够承受这个价格。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医保)基金可以承担,老百姓可以承担。”国家医疗保障局医保组牵头人熊先军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已经有多家外资药企对旗下药品价格进行了调整。“对于外资药企来说,其在中国的市场也面临调整。”一位业内人士
重视癌前病变,从消化道癌症抓起 程书钧长期从事遗传毒理、肿瘤病因及癌变机理研究,发现儿茶素,并成为第一个被批准在美国上市销售的复合成分植物药;建立了有先进水平的致癌物快速检测系统,对我国食管癌和肺癌发生相关的致癌因素作了大量研究并提供了重要资料;建立了适合我国应用并有先进水平的上皮细胞无血清培养技术,可用于培养多种人的上皮细胞;首次建立四株中国人的永生化支气管上皮细胞系并构建了人肺癌变前病变模型等。 在一辈子与肿瘤打交道的过程中,程书钧形成了这样两个理念:癌症预防要战略前移,肿瘤研究应向癌前病变发展;研究肿瘤、治疗肿瘤不能仅仅关注肿瘤本身,而是要关注带肿瘤的病人,高度重视整体观念(肿瘤是一个完整的病人疾病,要注意治疗带肿瘤的病人)。 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但多年来晚期癌症的生存率
2017年全球获批的新药中,抗肿瘤药达到了17种,是过去十年中数量最多的一年,而美国仍然是最踊跃的新药市场。 2017年共有52种新分子实体(NMEs)和生物制剂首次进入全球市场,36种产品线拓展产品(即新适应症、联合用药和新制剂等)获批上市,此外另有25种产品为去年首次获批,但在2017年12月31日前尚未上市。 全球药品审评的的重大进展包括:首个用于治疗癌症的CAR-T免疫疗法、首款数字药丸以及首个治疗由特定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疾病的基因疗法均获得FDA批准。7种获批新药为同类首创新药,包括CAR-T免疫疗法、色氨酸羟化酶1(TPH1)抑制剂特罗司他乙酯(telotristat ethyl)、抗IL-4Rα单克隆抗体dupilumab和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抑制剂呋咯地辛(forodesine
2015年1月,微芯生物在深圳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抗癌新药西达本胺获准全球上市。这意味着中国有了自己原创的抗癌新药,中国药物研发已从仿制、高仿,逐步走入与发达国家同水平甚至超前的独立创新阶段。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引爆抗癌药物市场的重磅炸弹,引发广泛关注。世界上生物制药领域有许多顶尖科学家,但一辈子能研制出一种原创药的凤毛麟角。鲁先平是谁? 鲁先平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与肿瘤生物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药理系博士后。2001年,怀着回报祖国的想法,他和另外5位海归创立了微芯生物,从事原创新药的研发。 “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改变中国原创药产业的现状。”鲁先平说,中国有世界最多的制药企业,达到7000多家,制剂生产能力全球第一,原料药生产能力全球第二,但却鲜有企业研发生产原创
本文盘点了最新的乳腺癌临床研发管线。我们统计了在clinicaltrials.gov上注册的临床1期,2期和3期的乳腺癌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纳入统计范围的包括正在招募、招募完成和已发布招募通知的试验,没有包括已经完成、终止、未知、撤回和暂停的试验。 截止2018年8月1日,乳腺癌领域共有1398项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临床早期研究占主导地位——处于1期的有494项试验,处于2期的有634项试验,处于3期的有270项试验(注:有些药物可能同时进行多个试验)。自从2018年1月以来,乳腺癌新药的临床试验新增了192项,其中,处于1期的有85项,处于2期的有81项,处于3期的有26项。 乳腺癌新药的临床试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中国大陆。按照临床试验的研究机构所在地统计,前5位的国家或地区是:美国853项,西
根据最近发表在《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研究者们鉴定出了一种三阴性乳腺癌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这一发现或许有助于上述癌症的治疗。 三异性乳腺癌是一种恶性癌症,难以通过现有的常规疗法治愈。该疾病有很高的复发率,而且5年存活期十分有限。 遗传学检测能够帮助确诊哪些女性有患癌症的风险,然而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来说则十分困难,这是由于目前只有一种叫做BRCA1的基因与该类癌症的发病有关。 在这一研究中,作者通过对10901名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了分析,在接受筛选的基因中,作者发现BARD1、BRCA1、BRCA2、BALB2以及RAD51D等的突变会伴随着高加索人群中患病几率的上升,而BRIP1以及RAD51C的突变则伴随着非裔人群患上
原标题:关注进口抗癌药降价 加快提高国产药质量和创新水平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国家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降税政策,其中一个出发点就是倒逼国内药企加快创新。从长远看,国内患者要及时用上好药、新药,国产药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是关键。 2017年,通过国家医保谈判,36种药品纳入医保,这其中包括赫赛汀等17个肿瘤药。以赫赛汀为例,价格从2万元降到了7600元,加上医保报销后,患者最少只用1500元左右就能买到药了。药品降价后,使用的患者明显增加。 8月4日,国家医保局召开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座谈会,谈论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替代原研药,围绕通过一致性评价药品带量采购展开从而推动药价的下降。自2015年起,中国启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对已经批准上市的仿制药,按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原则,分期分批进行质量一致性
本文盘点了最新的胃癌临床研发管线。我们统计了在clinicaltrials.gov上注册的临床1期,2期和3期的胃癌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纳入统计范围的包括正在招募、招募完成和已发布招募通知的试验,没有包括已经完成、终止、未知、撤回和暂停的试验。 截止2018年8月1日,胃癌领域共有336项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临床早期研究占主导地位——处于1期的有122项试验,处于2期的有145项试验,处于3期的有69项试验(注:有些药物可能同时进行多个试验)。自从2018年1月以来,胃癌新药的临床试验新增了55项,其中,处于1期的有28项,处于2期的有21项,处于3期的有6项。 胃癌新药的临床试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亚洲。按照临床试验的研究机构所在地统计,前5位的国家或地区是:美国120项,中国大陆地区106项,韩国58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Oncoge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沃尔特和伊丽莎-霍尔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如何利用三种分子组合来阻断并且逆转肺癌的进展。 研究者表示,在临床前模型中,将两种BH3制剂与一种FGFR抑制剂结合就能够成功有效阻断肺癌细胞的生长,肿瘤细胞不仅会停止生长,而且还会开始发生萎缩。 阻断肺癌通路 癌症是因异常细胞而衍生的一种疾病,而科学家们将这种“异常细胞”视为癌症发生的主要标志,这些特征/标志能被理解为不同的通路,而这些通路则会诱发肿瘤形成和发展。研究者Weeden博士说道,这项研究中,我们成功靶向作用并干扰了肺癌生存的两大主要特征,即细胞死亡和细胞生长的通路。 阐明“细胞死亡”和“细胞生长”两大途径对于肺癌细胞的存活至至关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如何阻断这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由于肿瘤抑制子和癌基因之间的失调,正常的乳腺细胞或能阻止乳腺癌的成功放疗效应。肿瘤抑制子常常能够扮演“车闸”的角色,其能阻断癌细胞失控生长,而癌基因则是癌症发生的加速器。 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名为PTEN的肿瘤抑制基因进行了研究,该基因在人类癌细胞中处于突变状态;研究者最初惊人地发现,在一些无癌的女性机体中,其机体间质或支持性的结缔组织中存在异常低水平的PTEN。研究者Michael C. Ostrowski教授表示,正常细胞中PTEN的缺失是一种特殊的生物标志物,其能帮助研究人员鉴别出哪些乳腺癌患者能因特殊抑制剂及标准放疗的联合疗法而获益。 癌症研究人员此
国家集中采购试点工作正在抓紧完善方案,医保准入谈判工作预计2018年9月底前完成。 最近,国家医保局启动国家集中采购试点、医保准入谈判等多项工作,推动抗癌药降价。目前,国家集中采购试点工作正在抓紧完善方案,医保准入谈判工作预计今年9月底前完成。 对医保目录内的抗癌药,医保局推动省级抗癌药专项集中采购。据了解,目前一些企业已主动下调部分药品价格,在甘肃、湖北等地的药品采购平台上已可见部分挂网药品价格下调。同时,探索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按照质量、价格、数量相联动,招采、供应、结算、医保相衔接的原则,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对医保目录外的独家抗癌药,国家医保局已启动2018年准入专项谈判工作,将疗效明确、临床必需的新药、好药,通过谈判以合理价格及时纳入医保目录范围。目前已组织专家通过评审、遴选投票等程序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新药专项”)于2008年启动实施。新药专项是以实际应用和产业发展为导向的任务型科研项目,截至2017年底,已立项课题1700余项,专项支持的包括抗癌药在内的一大批品种获得新药证书,有8个抗肿瘤药获得1类新药证书。其中,专项产出的部分品种已经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记者从国家卫健委了解到,除了对创新药物的支持外,新药专项还对临床急需的大品种给予支持,改造200余种临床急需品种,涉及国家基本药物80余种,药品质量大幅提升。在专项支持下,我国逐步形成了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的源头创新,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紧密结合、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网格化创新体系。 在鼓励药品创新的同时,国家药监部门还继续加快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
原标题:推动抗癌药降价新一波政策红利正在逐步落地 新华社北京8月4日电(记者陈聪)为了让更多患者顺利用上抗癌药物,一系列政策红利正在逐步落地。记者从国家医疗保障局了解到,国家医保局多措并举加快推进抗癌药降价工作。其中,新一轮抗癌药医保准入谈判工作预计9月底前完成。 据了解,国家医保局已经组织专家通过评审、遴选投票等程序确定了拟进行医保准入谈判的药品范围,目前正在与企业确认谈判意愿,下一步将启动谈判材料准备、专家评估和具体谈判工作。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对新华社记者说,专家提出的拟谈判药品均为治疗血液肿瘤和实体肿瘤所必需的临床价值高、创新性高、病人获益高的药品,覆盖了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肾细胞癌、黑色素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癌、多发性骨髓瘤等多个癌种。 今年5月1日起,我国以暂定税率方式将包括抗癌
原标题:中国比韩国高一万:进口抗癌药,售价为何那么高? 李克强总理最近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要求落实抗癌药降价措施。这个问题,总理已经敦促过多次了。 那么就有人问:进口的抗癌药的售价,到底为何那么高? 这里,且以格列卫和易瑞沙为例,作一些分析探讨。 格列卫,又叫甲磺酸伊马替尼片,是一种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救命药,也能治疗不能切除和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患者。格列卫治疗白血病患者,有人用上海话来解释,叫做“格粒药能保卫白血病癌患者的性命”。 格列卫是由瑞士一家名叫诺华制药公司生产的。不过,经瑞士诺华公司和世界各国“共济会团体”的商量,格列卫在各国的售价是大不相同的。格列卫在中国内地每盒的售价为23000—25800元,而在中国香港售价每盒合人民币17000—19000元,格列卫在日本也属于
2018年8月3日,最近来自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者们发现了治疗两种儿童肾癌的新方法。 “肾母细胞瘤(Wilms瘤)”是儿童常见的肾癌类型。一般情况下,该疾病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组合型疗法对大多数患者具有明显的效果,但也伴随着明显的副作用。因此研究者们希望寻找副作用较小的治疗手段。 此前研究发现了该类肿瘤中一类常见的基因突变会导致miRNA合成过程发生突变。这类miRNA能够降低特定蛋白的表达水平。不过作者并不清楚该miRNA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在之后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miRNA与IGF2的关系,这一联系影响了肿瘤的发生与恶化。之后,作者发现miRNA的突变会导致PLAG1表达量的上升,而该蛋白跳龙了IGF2的产生,进而促进了肿瘤的生成。 在另外一项研究中,作者发现DIS3L2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