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西达本胺针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关键性III期临床试验(DEB研究)于2020年5月21日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分别在北京肿瘤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各完成1例受试者随机入组。
武田制药(Takeda)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靶向抗癌药Alunbrig(brigatinib),作为一种单药疗法,一线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ALK+)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此次批准扩大了Alunbrig的当前适应症,纳入了一线治疗。在欧盟,Alunbrig于今年4月初获批,一线治疗先前没有接受过ALK抑制剂的ALK+NSCLC成人患者。 ALK+NSCLC患者,特别是那些已经发生脑转移的患者,迫切需要在一线治疗环境中被证明
近几十年来,全球的甲状腺癌发病率都在持续上升,据中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中国甲状腺癌将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不过,甲状腺癌的死亡率仍然相对稳定,甚至有所下降。发病率的增加反映了超声检查等诊断技术的进步,也引起了人们对于过度诊断的担忧。
近期,由病毒SARS-CoV-2(又称为2019-nCoV,或HCoV-19)导致的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标志着继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MERS-CoV)之后,近20年来第三次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重大疫情。此外,SARS-CoV-2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传染性最强的冠
外泌体直径在30~120 nm,具有双层膜结构,以细胞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是细胞间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肝癌(HCC)源性外泌体中蛋白质、RNA等物质可被其他细胞内吞,影响肿瘤细胞生长、转移,外泌体源性非编码RNA在HCC复发转移中的作用受到重视。环状RNA(circRNA)区别于线性RNA,很多circRNA由编码蛋白的基因产生,是一类新型非编码RNA,通常不编码蛋白。研究表明circRNA-100338(hsa_circ_0000130)与HCC肺转移相关,高转移潜能MHCC97H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促进低转移潜能Hep3B细胞的侵袭能力与circRNA-100338高水平相关,但circRNA-100338过表达或表达抑制后的细胞外泌体对HCC的作用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
胰腺导管腺癌(PDA)是一种致命的癌症,一年内可导致患者死亡。最近, CSHL教授Christopher Vakoc和他的前博士后Timothy Somerville发现了胰腺细胞如何失去其原有身份,并转化成为致命的癌细胞,进一步募集附近的细胞来帮助它们生长,促进炎症并侵袭附近的组织。这种理解可能会导致类似于针对其他癌症的新疗法的开发。
研究发现,对于手术后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以更短时间但更大的每日剂量进行为期一周的放疗与标准的三周治疗一样安全有效。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医院迫切需要减少对NHS的需求。
德琪医药合作伙伴Karyopharm Therapeutics近日宣布,已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提交了一份补充新药申请(sNDA),寻求批准Xpovio(selinexor)作为一种新的疗法,用于治疗先前至少接受过一种疗法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该公司还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向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提交Xpovio用于相同适应症的营销授权申请(MAA)。
5月22日,创新药企业开拓药业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敲锣上市。开拓药业此次IPO由华泰国际担任其独家保荐人,将发行9234.75万股,单股定价为20.15港元,募资金额达18.54亿港元。
最近的一项历时8年的三期临床研究证实,"帕妥珠单抗(pertuzumab)+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多西他赛(docetaxel)"三药联用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这是药物联用使患者获得更大受益的又一大重磅临床结果,该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 Lancet Oncology上。
5月15日,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Gene-editing pipeline takes off”的文章。作者在文中对基因编辑疗法的研发管线进行了盘点和分析。放眼全球,包括CRISPR–Cas9、锌指核酸酶(ZFNs)和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TALENs)在内的基因组编辑技术相关的临床试验,正在推动包括眼疾、肿瘤在内的多个治疗领域的发展。
“筛选一批疗效确切、患者急需的靶向抗癌药等治疗药品,纳入国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一旦出现重大公共事件,这些药品与救灾物资统一调配和供应,保障癌症患者正常及时用药”——全国人大代表、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丁列明将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出《关于统筹推进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国家癌症防治行动的建议》。
日前,石药集团发布公告,其附属公司石药集团中奇制药技术(石家庄)开发的注射用多西他赛(白蛋白结合型)已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可以在内地开展临床试验。资料显示,该产品属于化药2类,目前全球尚无同类产品上市。 近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多西他赛注射剂销售情况(单位:万元)
ArcherDX公司宣布,美国FDA已授予其下一代测序(NGS)伴随诊断(CDx)检测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以检测导致癌症形成和生长的NTRK基因融合。此外,该公司近日还与拜耳(Bayer)达成合作,以开发拜耳的“不限癌种”TRK抑制剂Vitrakvi(larotrectinib)的伴随诊断产品。Vitrakvi已在美国和欧盟获批治疗携带NTRK融合突变的实体瘤患者。
研究显示检测外周血中的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1(GPC-1)抗原阳性外泌体可用于临床早期发现及诊断胰腺癌(PDAC),GPC-1抗原阳性外泌体包含有Kras突变基因编码的RNA片段,原癌基因Kras突变是PDAC发病的重要原因。
外泌体直径在30~120 nm,具有双层膜结构,以细胞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是细胞间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肝癌(HCC)源性外泌体中蛋白质、RNA等物质可被其他细胞内吞,影响肿瘤细胞生长、转移,外泌体源性非编码RNA在HCC复发转移中的作用受到重视。环状RNA(circRNA)区别于线性RNA,很多circRNA由编码蛋白的基因产生,是一类新型非编码RNA,通常不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