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FDA加速批准Incyte公司Pemazyre(pemigatinib),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携带FGFR2融合或重排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患者,批准时间比预定的5月30日审批日期提前了一个半月,这也是FDA批准的首个胆管癌靶向疗法。
胆道癌(BTC)包括胆管癌(肝内胆管癌和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对于晚期BTC患者的治疗选择非常有限,姑息化疗仍然是主要的治疗选择,但是疗效有限易复发,且很多患者不耐受化疗。难道胆道肿瘤真的无药可治或者只能盲目试药吗?NO!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五大靶点:FGFR、IDH1/2、HER2、NTRK和MSI-H/dMMR及对应的十大靶向免疫新药。既往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接受针对性靶向治疗的基因突变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PFS和OS,并且临床越早使用靶向治疗患者获益越好。
最近,新型抗癌疗法PD1/PDL1免疫药物火热,国内外已经获批多项适应症,给不少难治性肿瘤患者带来新希望。不过,免疫治疗并非神药,常常遭到“碰壁”的困境,临床使用时要谨慎。近日在JTO杂志就爆出了IMPOWER131研究失败的结果。
患者男性,62岁,因“发热、咳嗽3天”就诊,体检发现左颈部肿块,胸部CT左上叶阴影合并左上叶肺不张。无吸烟史和危险职业病史,既往史和家族史无特殊。
2020年全球最大的肿瘤会议ASCO年会逼近,将于2020年5月29号至6月2号正式召开在线虚拟会议。好消息奔走相告,目前已经有多个国产药提前透露了其入选ASCO的佳讯,当中包括壁报及口头报道,研究涉及多个常见肿瘤(肺癌、肝癌、妇科肿瘤、胃肠癌等),药物涵盖靶向药及PD1单抗。能在国际舞台ASCO展示结果,证明这些药物和数据级别极其重要,一起来抢先看看国产之光。
2020年4月15日~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癌症防治,共同行动”,旨在倡导“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整个社会都行动起来,提高癌症防治意识和能力。
几乎所有的靶向药,最终都会出现耐药现象。但是,服用同一种靶向药的不同病友,出现耐药的时间却很不相同。
央广网北京4月16日消息 4月15日至21日是第26个全国肿瘤
4月11日,CDE官方网站显示,国内制药企业深圳塔吉瑞生物提交申报了旗下在研新药TGRX-678片的临床试验申请,拟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治疗,已获得受理承办。值得注意的是,这款在研新药是第四代Bcr-Abl抑制剂,对标全球同类优秀药物,有望改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治疗。
每年10月,粉红色的丝带会在服装和街头巷尾非常明显地展示出来,这是国际上提高人们对乳腺癌认识的运动的象征,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每年大约有210万女性会受到乳腺癌的影响,目前乳腺癌无法完全有效治愈,因此就必须及早对乳腺癌患者进行诊断从而增加其生存的机会。 以遗传学为基础的预测模型能够帮助临床 医生识别出存在乳腺癌风险的女性,从而就能及时推荐筛查方法和间隔时间;然而,目前很多乳腺癌风险评估方法都依赖于自我报告的家族史和对罕见基因突变的识别,这或许就会限制预测的准确性,并限制乳腺癌筛查项目的整体影响和效果。来自新加坡A*STAR研究所的研究人员Jingmei Li就希望利用一种能够考虑常见基因突变累积效应的风险评分系统来扩展计算个体乳腺癌风险的“工具箱”,本文中,研究者Jingmei Li分享了
肺癌靶向治疗后何时进行首次复查?为什么有的肺癌患者可以奋战那么久?该如何应对癌痛?…对于肺癌患者来说,确诊可能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在后续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还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能随时得到一位了解我病情的专业人士的帮助该有多好…”这可能是很多肺癌患者的心声。
人生七十古来稀。不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一线城市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不断接近80岁,每个人身边都有或多或少的百岁老人。
4月8日,上海博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登记启动其重组人乳头瘤病毒(6/11/16/18/31/33/45/52/58型)九价疫苗(汉逊酵母)的III期临床试验,以评价HPV九价疫苗接种于20-45岁中国女性人群的保护效力,同时评价HPV九价疫苗接种于20-45岁中国女性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卡尔加里大学卡明医学院(CSM)的成员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烟酸(通常被称为维生素B3)与化疗联合使用可以帮助免疫细胞攻击胶质母细胞瘤(一种脑瘤),从而显着减缓疾病在小鼠中的进展。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的研究结果发现,接受联合治疗的胶质母细胞瘤小鼠的寿命延长了两倍多,从40天延长至150天。
对于脑瘤患者来说,第一个麻烦往往是癫痫病发作。长期以来,这种疾病一直被认为是肿瘤的副作用。但现在,由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师和癌症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发现:有证据表明,肿瘤增大引起的癫痫发作可能会刺激其变得更加致命。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ancer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纽约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关键的免疫信号或在关闭免疫系统攻击胰腺癌上扮演着此前未知的角色,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免疫信号蛋白—白细胞介素1β(IL-1β)能被胰腺肿瘤细胞制造并释放,同时其会降低机体的抗癌免疫反应,从而促进胰腺导管腺癌(PDA,panc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