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将开发新型内窥镜技术 用人工智能诊断癌症
文章出处:中国癌症药物网 人气:-发表时间:2017-05-24 21:15:00
报道称,这一技术将减少医生查看图像的时间和精力。为控制医疗费用,日本政府正在推动癌症筛查,但承担这项工作的内窥镜医生短缺。新技术能够减轻医生负担,防止漏诊病变。诊断胃和大肠的内窥镜的日本专业医师学会将参与从2017年度开始实施的实证研究。
据悉,在胃和大肠的检查中,内窥镜一次可拍摄约150张图像。由AI选出存在病变疑点的图像并提示给医生的功能将投入实际应用。
有了这个功能,医生在检查后查看图像的时间大约可减少一半。预计还能够防止漏诊病变。未来将争取开发出由AI进行诊断的技术。此外,还有望缩短就诊人士检查和等待结果的时间等。
据悉,截至2017年度末,相关机构将从日本的大学附属医院等全国32家医院收集到30万件作为AI判断基础的检查图像,并将逐步增加。
此外,其还将追加医生的诊断结果和患者的既往病史等。AI通过能自主提高精度的深度学习技术来掌握疾病的特点。AI的学习技术将由东京大学等负责。
此文关键字:日企将开发新型内窥镜技术 用人工智能诊断癌症
同类文章排行
-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新进展:安罗替尼+伊立替康,能带来哪些新希望?
- 全球首个针对DLL3的三特异性抗体与创新双抗药联合治疗小细胞肺癌,获批临床试验
- 奥希替尼耐药后怎么办?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第二战场”:埃万妥单抗?
- 肺癌没法手术?神药DS-8201+免疫治疗“逆转困局”真实案例!9个月无复发!
- 近40%胃癌患者的新希望!Satri-cel首次让CAR-T治疗实体瘤取得“硬胜利”
- 免疫治疗正在改变癌症治疗,但高血糖风险需要警惕
- EBC-129:靶向CEACAM5/6的新型ADC,为胰腺癌治疗打开新局面!
- 免疫治疗必读:下午3点前用药效果最佳!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 面对奥希替尼耐药,Necitumumab的加入能否逆转局面?
- HER2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生存及预后因素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