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肝癌学术会议隆重召开!孙惠川教授全面剖析肝癌术后辅助治疗 肝癌术后复发防治进展
12月7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办,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承办的第十七届全国肝癌学术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云集海内外肝癌领域临床及基础领域顶级专家学者,聚焦肝癌治疗规范化、个体化、综合诊疗理念,共同探讨肝癌诊疗新技术、新策略。今天我们给大家分享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副所长孙惠川教授带来的关于减缓肝癌术后复发的演讲,针对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紧迫以及目前肝癌术后辅助治疗的研究都做了阐述,希望给肝癌患者带来受益。
一、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紧迫性
目前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介入、消融、放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等,其中肝切除术是肝癌治疗的金标准。首先我们看下2017年版本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我们发现手术切除贯穿肝癌的各个时期。
1.肝脏储备功能良好的Ia期、Ib期和IIa期肝癌是手术切除的首选适应证。
2.在部分IIb期和IIIa期肝癌患者中,手术切除有可能获得比其他治疗方式更好的效果。
约20%的肝癌病人有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机会,但5年内仍有60-70%病人出现转移和复发,肝癌的高转移和复发特性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主要原因。如何应对肝癌术后复发和转移,是肝癌治疗领域亟待攻克的下一个堡垒。
肝癌术后复发又分早期复发和晚期复发。不同分期的复发其影响因素也不是一样。术后病理学检查微血管侵犯(MVI)可预测肿瘤复发和术后长期生存的风险。MVI是HCC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是早期肝癌病人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预测肝癌术后复发与死亡风险的模型
所以减缓肝癌患者复发首先应该做到定量分析患者术后复发与死亡风险,其次是寻找哪些患者对术后辅助治疗更敏感。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联合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天津肿瘤医院以及安徽省立医院建立了新的预测术后复发风险的评分系统为ShanghaiScore指数。根据ShanghaiScore指数高低将术后肝癌复发风险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三个等级。且ShanghaiScore指数可有效降低目标人群的异质性。
根据ShanghaiScore指数评分,发现TACE并不改善低危患者的整体生存。而索拉非尼这个多靶点药物可改善高危患者的生存。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预测肝癌术前术后复发风险的模型
三、肝癌术后辅助治疗多种探索,但尚未标准治疗方案
2018年《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对肿瘤>5cm或多发肿瘤以及有微血管侵犯的患者,建议行术后预防性介入治疗TACE降低复发转移,并将其列为一级推荐;将槐耳颗粒为代表的中医、中药归纳至抑制术后复发转移的二级推荐,也将干扰素、胸腺法新写入《指南》。
在中国,肝癌诊治领域的特点仍然是多学科、多方法共存,导致HCC患者的管理不够规范;而在文献中尚未能查及关于复发性肝癌防诊治的共识或指南。华西医院肝脏外科肝脏移植中心集肝脏移植、肝部分切除、肝癌消融治疗、TACE等临床技术于一体,有多年开展每晨全科术前与疑难讨论及华西医院肝癌MDT讨论的经验,创立了《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防治:华西医院多学科专家共识》。对于根治术后伴高危因素的肝癌患者,可做以下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TACE和靶向治疗。
中国很多肝癌患者都是HBV相关的肝癌患者,所以抗病毒治疗,是改善患者基础肝病,治疗肝癌的基础。
干扰素仅推荐应用于合并慢性乙肝背景的肝癌术后患者,术后干扰素的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表明,术后使用干扰素治疗延长患者生存期。
除此之外,对于中高危患者术后行TACE治疗也是减小复发的有效方式。
术后是否要做索拉非尼的治疗,STORM研究表明索拉非尼治疗未降低术后复发率,该阴性结果可能原因为该研究纳入人群为肝癌中晚期患者。此外一项纳入中国296名患者的5项术后辅助治疗研究数据表明,在索拉非尼与对照组的比较重,总生存率或复发率无显着差异,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索拉非尼可作为切除后肝细胞癌患者的有效辅助治疗。
那么免疫治疗能否在肝癌的术后治疗中打下一片天地呢?韩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术后CIK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OS和RFS。
免疫治疗通过改善肝癌原本存在的免疫抑制状态,很多PD-1/PD-L1单抗开始涉及肝癌的术后辅助治疗。
EMERALD-2研究是一项Durvalumab单药或联合贝伐珠单抗用于根治性肝切除术或消融后高危复发肝细胞癌患者辅助治疗的III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研究。
此外PD-1单抗Pembrolizumab和nivolumab在肝癌的术后辅助阶段也开展了III期临床试验。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可以受益与免疫治疗,所以寻找最适合免疫治疗的肝癌患者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后借孙惠川教授的PPT全面的看一下目前肝癌的术后辅助治疗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但是精准治疗是其未来发展方向。
文章源自找药宝典,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类文章排行
- EGFR 阳性 III 期不可切除肺癌治疗进展
- 阿替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三周年
- 中国肺癌靶向治疗新药重要研究进展
- dostarlimab-gxly获批用于治疗dMMR复发或晚期子宫内膜癌
- retifanlimab获批用于转移性或复发性局部晚期默克尔细胞癌
- 晚期前列腺癌PSMA诊疗一体化治疗新格局
- 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获批!BRAF V600E突变型低级别神经胶质瘤患儿迎来首个全身治疗方案
- 莫博赛替尼为EGFR ex20ins突变NSCLC患者带来生存突破
- 从T-DM1纳入医保,看HER2+乳腺癌规范化诊疗
- 腹膜转移癌拥有光明的未来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