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奥雷巴替尼(商品名:耐立克)上市,用于治疗TKI耐药后并伴有T315I突变的慢性期或加速期的成年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患者。
11月23日,Insight数据库显示,恒瑞医药启动一项III期临床,探索PD-L1/TGFβ双功能融合蛋白SHR-1701联合化疗及贝伐珠单抗类似药BP102一线治疗宫颈癌。
11月24日,康宁杰瑞PD-L1/CTLA-4双特异性抗体KN046联合白蛋白紫杉醇与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的Ⅲ期注册临床研究(KN046-303)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
2021年11月22日,Affimed公司宣布,其脐带血源性自然杀伤细胞疗法,预先与先天细胞接合器(innate cell engager, ICE)AFM13 结合,在治疗接受过多线预治疗的霍奇金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1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试验结果显示,在接受推荐剂量治疗的12名患者中,所有患者获得客观缓解,完全缓解率达到42%。
2021年11月22日,CRISPR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美国FDA已授予CTX110再生医学先进疗法认定(RMAT)。CTX110是一款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改造的同种异体CAR-T细胞疗法,用于治疗CD19阳性的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
日前,Zymeworks宣布,其靶向HER2的双特异性抗体zanidatamab,与化疗联用,在治疗接受过多种前期治疗的难治性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1期临床试验中,表现出令人鼓舞和持久的抗癌活性。
日前,百时美施贵宝(BMS)公司的高管在投资者活动上介绍了该公司的研发战略和重点项目。自2019年来,该公司研发管线中的临床期在研疗法从40款增加到86款,在治疗模式上也更为多样,包括蛋白降解剂、细胞疗法、以及多种创新生物制品。今天,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将与读者分享投资者活动上介绍的重点研发项目。
北京时间11月19日晚上7点,2021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ESMO Asia)的全体会议(Plenary)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报告了ORIENT-31研究的首次期中分析结果。这是全球首个证实PD-1免疫联合疗法能够显著延长EGFR-TKI治疗进展的EGFR突变晚期非鳞状NSCLC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前瞻性、双盲、多中心III期研究。
11月19日,德琪医药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塞利尼索(selinexor)联合来那度胺和利妥昔单抗(R2)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rrDLBCL)和复发/难治性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rriNHL)的剂量探索和安全性的单臂I/II期研究(试验代号“SWATCH”)。
三阴性乳腺癌(TNBC,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在传统上被认为是一种预后不良的糖酵解型肿瘤,针对这类癌症往往缺少靶向性的疗法;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机体中识别出了一种特殊的代谢酶类和通路,其或有望作为一种特殊的生物标志物来帮助选择患者接受靶向性的疗法。
UTX(又称为KDM6A)能够编码组蛋白H3K27去甲基化酶,同时其还是在人类癌症中频繁发生突变的重要肿瘤抑制子,然而,由于UTX的去甲基化酶活性对于介导肿瘤抑制和发育调节而言往往是非必要的,因此UTX的潜在分子活性,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UTX condensation underlies its tumour-suppressive activity”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常见的基因突变是如何剥夺机体天然抵御癌症能力的。
儿童和青少年(18岁以内)中鼻咽癌很少见,仅占全部鼻咽癌病例的12%。鉴于儿童鼻咽癌的罕见性和相关前瞻性研究的难度,儿童鼻咽癌的治疗传统上遵循成人适用指南。国家癌症综合网络(NCCN)指南推荐新辅助化疗(NAC)和同步放化疗(CCRT)为2 A级证据。目前,同步放化疗期间顺铂累积剂量(CC-CCD)被认为是LANPC(局部晚期鼻咽癌)的重要治疗方法。然而,鼻咽癌中CC-CCD的最佳截断值仍存在争议。有研究发现160 mg/m2 CC-CCD可能足以在NAC(新辅助化疗)后产生正向的抗肿瘤作用。
11月15日,君实生物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治疗食管癌(EC)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这是特瑞普利单抗获得的第四个孤儿药资格认定,此前特瑞普利单抗治疗黏膜黑色素瘤、鼻咽癌及软组织肉瘤已分别获得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老龄化研究所(NIA)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现有的和新出现的癌症药物可能被重新利用,作为对有阿尔茨海默病遗传风险的人群进行临床试验的疗法。结合对这一人群的大脑蛋白改变的分析以及在动物模型和细胞培养物中的实验室实验的研究,可能有助于科学家们更快地确定现有药物,以测试其作为阿尔茨海默病干预措施的潜力。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1年11月10日的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brain proteomic signature of incipient Alzheimer’s disease in young APOE ε4 carriers identifies novel drug targets”。
11月16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最新公示,奥赛康药业已递交1类新药ASK120067片的上市申请。公开资料显示,这是奥赛康药业抗肿瘤药研发管线的核心产品之一,为一款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第三代EGFR-TKI,由奥赛康药业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广州健康院合作开发。
各类癌症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之一便是KRAS突变,但这类突变通常被认为“不可成药”。不过这一局面在今年6月迎来了新的变化,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首个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KRAS抑制剂sotoras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