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小分子TKI成为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新治疗标准;与此同时,虽然PD-1/L1、CTLA-4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治疗对免疫耐受性较强的肝细胞癌而言疗效并不理想,但靶向或免疫的联合治疗已经成为当前及未来的主要策略,为肝癌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为众多晚期肝癌患者带来了新机遇。多纳非尼作为首个在晚期HCC一线治疗领域单药OS优于索拉非尼治疗的小分子靶向药物,在靶免联合治疗上更要力争上游!此次,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付顺军医生给大家分享了一例在该院治疗的不可切除晚期肝癌患者,在接受多纳非尼联合治疗后成功接受手术的案例!
ALK突变堪称肺癌的“钻石突变”,在各代靶向药物的序贯使用下已经达到长期生存慢性病状态。目前,ALK靶向药有一代克唑替尼,二代塞瑞替尼、布加替尼和阿来替尼。7月1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评审中心(CDE)官网显示,辉瑞劳拉替尼上市申请拟纳入优先审评,拟用于既往接受过一种或多种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的ALK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预计获批批准时间在2022年第一季度。这意味着,对于1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耐药,2代塞瑞替尼、阿来替尼、布加替尼、恩沙替尼等耐药的患者,手里又多了张强硬的底牌。
罗氏(Roche)旗下基因泰克(Genentech)近日在2021年第63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公布了CD20xCD3T细胞结合双特异性抗体mosunetuzumab新的关键数据。结果继续显示,mosunetuzumab在复发或难治性(R/R)滤泡性淋巴瘤(FL)具有良好的受益风险状况。FL是一种生长缓慢或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indolent-NHL)。
12月15日,CDE官网显示,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商品名:艾瑞卡)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受理号:CXSS2101063)获受理。这是卡瑞利珠单抗第9项申报上市的适应症。目前,该产品已在国内获批8项适应症,是获批适应症数量最多、覆盖瘤种最广的国产PD-1单抗。
12月14日,山东新时代药业提交了注射用阿扎胞苷的4类仿制上市申请并获得承办,这是该公司今年报产的第6个产品。注射用阿扎胞苷是一款“亿级”抗肿瘤注射剂,被纳入国采后,国产品牌的销售额大涨。
近年来,肝癌的治疗模式已从单一的局部治疗转变为包括手术、消融、介入、靶向、免疫治疗等有机结合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尤其以免疫为基础的联合治疗也成为晚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案。特瑞普利单抗作为国产PD-1,已在多个实体瘤患者中显示出不凡的疗效。目前,特瑞普利单抗与多种局部治疗手段的联合已在晚期肝癌中显示出不俗的数据。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众所周知,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的“夺命杀手”。近年来,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特别是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肺癌精准治疗成为了关注的热点。针对肺癌的新的驱动基因不断被发现,基于驱动基因的新型靶向药物不断涌现。近日,非小细胞肺癌(NSCLC)NCCN指南更新到2022年V1版,对比国内CSCO 2021年NSCLC诊疗指南,有何不同呢,我们今天就来对比一下。
全球范围内,在所有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以及全程药物,也是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被一些患者称作“降糖神药”。
目前,肝癌全身治疗的一线选择包括索拉非尼和仑伐替尼,联合阿替利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分别为PD-L1和VEGF抑制剂)也给肝癌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但是,现有的治疗方法,包括免疫疗法,可能与基础肝病引起的耐受性差和严重毒性有关。因此,为肝癌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和更有效的治疗的新策略的发展仍然是一个关键的需求。
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首位,仍是威胁人民健康的首个恶性疾病。提起肺癌,你又会第一个会想到什么治疗手段?从2000年起,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就已经渐渐走进患者治疗路程,一路披荆斩棘,为患者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治疗惊喜!
近年靶向性药物在晚期癌症治疗占重要角色,但条件是癌细胞须带有特定的靶点,才可以配对相应药物。在乳癌中,其中一种可使用靶向性治疗的受体是第二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阳性。这类乳癌的特性是复发率高、生存期较短。医学界最近有新突破,研发了一种用于后
近日,复宏汉霖宣布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随机、双盲、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的第一次期中分析达到了总生存期(OS)的主要研究终点。
12月10日,君实生物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受理其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标准一线化疗用于未经治疗、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这也是特瑞普利单抗在中国递交的第六项上市申请。
在2020年,乳腺癌首次超过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类型。和很多癌症一样,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较高,而一旦进入晚期,癌症发生转移,这些患者能使用的疗法就非常有限。近日在乳腺癌领域的权威大会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上(SABCS),随着多款蛋白降解疗法、抗体偶联药物、双特异性抗体、以及潜在“first-in-class”小分子靶向疗法临床数据的问世,我们看到了造福这些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希望。
2021年12月10日,百济神州(纳斯达克代码:BGNE;香港联交所代码:06160)宣布,普贝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在中国商业化上市,正式开始向全国各大医院及药房供药,并在全国多家医院为患者开具处方。目前普贝希?在终端的零售价格分别为3316元/瓶(400mg/16ml)与1147元/瓶(100mg/4ml)。
2021年12月10日,罗氏(Roche)旗下基因泰克(Genentech)宣布,靶向TIGIT的新型癌症免疫疗法tiragolumab,联合PD-L1抑制剂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在一线治疗PD-L1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2期临床试验中获得积极结果。在中位随访时间为2.5年时,与阿替利珠单抗单药治疗相比,tiragolumab/阿替利珠单抗组合使患者获得无进展生存期(PFS)的显著与持续改善。